2015:香港啟動科技創新之年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2-24 14:47:27 | 來源: 新華網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此前表示,即將過去的2015年可謂香港歷史上的科技創新啟動之年。這一年,社會各界不斷凝聚共識,香港開始踏上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
這一年,香江之畔科技創新喜事連連。2月,擁有兩百多年曆史的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佈在香港成立其在海外的首家分支機構“卡羅琳中國香港再生醫學中心”。11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宣佈在香港成立創新中心,這是該校在海外首個以創新為主題的中心。
這兩家世界頂級學府選擇香港,絕非簡單的設立辦事處或聯絡機構。卡羅琳中國香港再生醫學中心將全球招募科學家,憑藉其優勢的幹細胞技術,重點研究心臟、脊椎受損及帕金森症的治療方法。而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創新中心則將配備先進的器材,與珠三角企業合作促進研究成果的産業化。
在政府層面,拖延數年的創新及科技局11月正式成立,成為特區政府下屬的專門推動科技、資訊及産學研協同發展的第13個決策局。醞釀多年的香港科學院12月成立,成為香港民間在基礎科研領域的第一家機構。
特區政府在科技創新“築巢引鳳”方面可謂不遺餘力。行政長官梁振英親赴卡羅琳醫學院瑞典總部洽談引入香港的事宜,而身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也為母校落戶香港穿針引線。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上任後説,特區政府決心發展本地創新及科技産業,為香港中小企開發合適的創新科技應用方案,帶動整體經濟結構升級轉型,以提升香港競爭力。目前,已有超過3.8萬香港企業受惠于特區政府的科技資訊培訓和推廣計劃。
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認為,本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特別重視推動香港的科技創新發展,成立創科局對於協調政府內部及社會各界的資訊和資源、規劃香港未來的科技創新十分必要。
這些世界知名研究機構為什麼看好香港?梁振英對記者説,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都認識到香港不僅擁有自由、法治的環境,還是連接內地13億人的最佳橋梁。曾俊華也表示,地處珠江三角的香港具備了人才、産業鏈等條件,擁有推動科研創新的良好優勢。
一年間,香港不僅受到外國科研機構的青睞,與內地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互動也格外引人注目。
時隔17年之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8月份再次在香港舉辦。12月,由兩地互聯網資訊組織聯合主辦的香港首屆國際創客節,又為兩地廣大青年和初創企業提供了新的交流合作機遇。
這一年,也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科技創新發展的里程碑之年。科技部與香港六所大學共建的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夥伴實驗室實施整整10週年,夥伴實驗室在傳染病防治、海洋污染治理、光電子技術等領域的基礎性研究取得積極成果。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香港表示,香港是科學高地和創新重鎮,是良好的國際化創新交流平臺,也是國家創新體系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夥伴實驗室不僅成為兩地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也使得香港的學科特色和優勢得到加強。
香港參與國家科學工程的科學家也十分自豪。中國的長征六號運載火箭9月首次實現“一箭20星”,開創中國多星載荷發射的新紀錄。而“開拓一號B”作為其中一星,成為首個由香港聯合研發的微型衛星平臺及分離裝置,開創了香港在低成本太空科技領域的先河。
香港擁有全球排名靠前的幾所研究型大學,但往往是本地研發出一些成果卻沒能就地轉化。移動互聯網時代,周邊經濟體迅速趕超,香港頗有逆水行舟的感覺。
中國社會科學院今年發表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2014年的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香港12年來首次跌出榜首,被深圳超越。報告指出,從綜合增量競爭力分項指數來看,香港的整體評分很好,但“守成有餘,創新不足”的發展局面始終沒有改變。
全國政協在香港公佈的一份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研究報告認為,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應繼續發揚企業家精神,進一步提升香港人的創業及創新意識。發揮國際化優勢,充分利用與珠三角及整個內地的協作優勢,吸引全球科技及創新人才。
香港科學院院長徐立之舉例,以前香港在科技創新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比如回歸初期就開始普及的電子支付系統“八達通”。然而,10多年過去一直原地踏步,不僅難以和全球領先的技術相比,和內地近年來蓬勃發展起來的電子商務相比也是不進則退。
一方面,香港的基礎性科研實力雄厚,不僅誕生了諾貝爾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研究團隊在流感防治、新一代顯示技術OLED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已經在海外産業化,正在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及立法會的多份報告顯示,由於缺乏本地製造業、經濟長期由服務業主導,對規模較小、新興而極有潛力的行業關注不足,香港本地研發總開支不到本地生産總值的1%,遠低於其他知識型經濟體。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徐岩認為,香港在基礎研究方面得益於幾所研究型大學,做的並不差。香港的當務之急是推動産學研合作和技術轉移。政府、研究機構和業界應當對於香港獨特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分析,香港不應當重復深圳的模式,而是要走一條獨特的道路。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馬錦星説,香港對創新科技發展投放的資源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政府應該向私人投資者、天使基金、家族基金及風險投資更廣泛地宣傳香港的科研技術,使他們樂於考慮及參與相關投資,從而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帶來更多資源。(記者顏昊)
新聞推薦
- 微視頻|合作共贏 惠及世界2024-11-05
- 數讀中國|跨境電商主體活躍 貿易新動能加速釋放2024-11-05
- 從“接訂單”到“造需求” 潮玩之都“玩”出新花樣2024-11-05
- 兩岸(川渝)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辦2024-11-05
- 兩岸媒體人點讚“兩路”精神2024-11-05
- 漳州臺商投資區首家國企超市正式開業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