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具備無人深空探測能力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5-12-07 09:42:4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美國影片《火星救援》中,主角借助中國火箭脫險。現實中,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專家6日表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具備無人深空探測能力。
火星探測屬於深空探測的一部分,火箭的運載能力是重要考核指標。中國科學院院士、火箭總體設計專家劉竹生説,中國現役火箭中,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達5.5噸,在研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約14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25噸,完全具備無人深空探測能力。
日前“長征五號”在海南發射場開展合練。從現場照片來看,通體白色的火箭矗立在中國國産新型移動發射平臺上,網友稱讚火箭“威武雄壯”。該型火箭預計在2016年首次發射。
有人注意到,2014年印度“曼加裏安”號火星車成功進入火星軌道,成為全球第四個成功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或組織。發射“曼加裏安”號火星車的印度PSLV-XL火箭為捆綁6枚固體助推器的四級火箭,該火箭全長44.4米,起飛品質32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3噸。
“理論上講,要想探測火星,只要火箭能夠飛到‘奔火軌道’並且運載能力大於零就可以實現。但是火箭的運載能力越大,運送的衛星就能帶更多的設備,具備更多的功能。”火箭總體設計人員鄧新宇説,這意味著如果中國同樣開展火星探測,將能運送比印度更大、功能更多的探測器。
專家還表示,印度PSLV-XL火箭不具備將1.3噸的火星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的能力,而中國捆綁4枚助推器的長三乙火箭可將2.6噸的火星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未來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也可以執行更大載荷的深空探測任務。
深空探測是人類了解地球、太陽系和宇宙的第一步,主要包括行星探測、行星際探測和星際探測。深空探測分為無人深空探測和有人深空探測,目前還沒有國家實現有人深空探測,均處於探索階段。(完)
新聞推薦
- “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覽在港開幕2025-07-14
- 永不磨滅的記憶 共赴國難:欲救台灣 必先救中國2025-07-14
- 誰是竹夫人?古人消暑神器了解一下2025-07-14
- 把握風口 共創未來——台灣青年大陸創業記2025-07-14
- 一場跨越海峽的甘肅之行,緣何讓兩岸青年情更深?2025-07-14
- 台灣知名電子支付母公司遭查封,超658萬用戶憂心權益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