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部長:民辦文化機構等逐步成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2-08 14:30:3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香港12月7日電 (記者 盧哲)中國文化部部長雒樹剛7日在香港表示,民辦文化機構大量涌現,逐步成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截至2014年底,中國內地共有非國有博物館982家,民營文藝表演團體8000多家,2014年共演出103.17萬場,佔內地演出總場次的85%以上。
雒樹剛7日在香港出席“亞洲文化合作論壇2015”。論壇以“社會支持無界,文化發展無限”為主題,讓參與論壇的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部長就推廣文化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交流意見、分享經驗。
雒樹剛在演講中表示,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是激發全社會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途徑。在中國內地,參與文化建設的社會力量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非營利機構、社區組織、公民個人等。他們積極參與,逐步成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發展態勢令人欣喜。
雒樹剛指出,從發展態勢看,國有文化企業釋放活力、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公共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民辦文化機構大量涌現。文化類社會組織作用發揮有力。文化行業協會組織建設不斷加快,文化志願服務蓬勃開展,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産業熱情高漲。
雒樹剛表示,可以説,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文化建設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此過程中,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採取了系列措施,積累了一些好經驗,包括深化國有文化企事業單位改革、完善扶持政策、創造公平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氛圍等。(完)
新聞推薦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
- 《哪吒2》延長上映至3月30日 網友:期待吒兒再創紀錄2025-02-20
- 2025多家船企實現開門紅 “中國造船”已過萬重山2025-02-20
- 謀“獨”賣臺無底線!賴清德當局為討好特朗普擬再交百億美元“保護費”2025-02-20
- 賞花去!開啟一場與“春日經濟”的“雙向奔赴”2025-02-20
- 更大力度!中國穩外資20條發佈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