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實習醫生格蕾”原創“口袋書”暢銷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3-25 14:55:31 | 來源: 文匯報 |
休學兩年,上海交大醫學生陳梁成功申請並進入哈佛醫學院、耶魯醫學院等北美5所醫學院實習,體驗了一把現實版“實習醫生格蕾”。近日,他原創北美醫院實習“口袋書”——美國醫學教育寶典《內科實習原則》(中英雙語)成功登陸亞馬遜,反響熱烈,書挂上網沒幾天就賣得缺貨了。
近年來,隨著中國醫學教育水準與國際接軌程度日益增加,在陳梁背後,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參加醫學實習的中國醫學生越來越多,與北美學生一較高下。陳梁説,希望此書能對赴美實習的中國醫學生以幫助,“推動中外醫學知識互相促進,把最好的醫療帶回亞洲”。
每天6點到醫院,病人是要靠搶的
一個出身中國醫學院的學生,要在美國鼎鼎有名的醫院裏“生存”下來,不拼不行。實習期間,陳梁的生活毫不例外地這樣循環播放著:每天只睡6小時左右,早晨6點多就到醫院準備查房——得在主任8點開始查房前,把自己床位的病人情況都摸透;中午邊吃簡餐邊聽前沿醫學講座,或參加病例或教學討論;下午或跟著主治醫生看門診,或跟住院醫生學習如何執行上午的醫囑並完成日常臨床工作;晚上看最新文獻、整理患者病例,準備第二天的彙報。
“北美醫療系統給實習醫生很大的自由度,可以做很多操作,但也等於要求你自己主動學習,病人是要靠搶的,病人多了,你的學習機會也會更多。”主動,是這個上海交大醫學生在異域實習的最大感受。這不僅因為他是“外國人”,需要花更多時間鑽研語言、專業術語,以及美國複雜的醫療系統等,更重要的原因是,在那裏,想學醫的人都很拼。
在多倫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陳梁對北美醫學生準備背誦病史的畫面就印象深刻:在主任查房前一天晚上,美國學生就開始提前準備彙報,有些人發現,大聲講出來對記憶那些病例的重要部分很有效,有些人喜歡用筆把病例寫下來,再默讀一遍;有些人在鏡子前練習……彙報病例是在整個醫療團隊的展示,越早開始熟悉病史,對提高自己説話和交流的技巧越好。
“如果你彙報得不清楚,或沒有把病人照顧好,你可能就將失去照顧病人的機會,當然也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海外頂級醫院裏的實習經歷,激發了陳梁希望將中外醫學教育精華吸收融合的想法。
鋻於北美醫學院規定國際學生最多只能在一所院校實習3個月,為了積累更多經驗,陳梁在多倫多結束實習後做出一個大膽決定,休學,繼續申請在北美頂級醫院實習!此後兩年,他相繼成功申請到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耶魯醫學院和哈佛醫學院等知名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的實習,這對國內醫學生來説非常少見。也因此,他得以把自己的所見所得匯成一本北美醫院實習原則。
越來越多中國學生赴美參加醫學實習
陳梁特地把這本書設計成了中英文對照的“口袋書”,這是醫學生對那些尺寸正好放進白大褂的口袋裏、便於隨時翻閱的各類醫學工具書的昵稱。
“我希望填充中美醫學教育系統之間的一個鴻溝。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如何在中美之間相互學習、合作,但真正有力、實用的學習資源比較少。”陳梁説。
這些年,希望去北美實習的中國醫學生在增加。在不少醫學院校,諸如“功課進階考試,去北美實習”的學習小組如雨後春筍般地自發成立起來,他們白天看中國的醫學教材,晚上看英文的原版教材,兩兩比對,融會貫通。
“在全球化和國際合作的時代,人們有更多機會向國外醫學系統學習,特別是許多中國醫學生對這種機會很有興趣。其中,有些人只是希望了解外國的醫院到底是怎麼運作的,有些人希望去主動參與外國的臨床訓練和職業生涯。”在一名資深的上海醫學教育工作者看來,這是一群充滿生氣、有能量、有創意的中國醫學生。
去年年底,陳梁帶著《內科實習原則》在上海交大醫學院、復旦大學舉行圖書分享會,就引發了醫學生的熱捧。他們中,有的人希望將來可以去海外實習,“我們中國醫學並不差勁,這也讓我們更有自信去看看外國的醫學教育是什麼樣的”;有的看好國內的醫學國際化趨勢,認為融合中西的醫學背景將更具競爭力。
“希望他們可以將有用的原則、方法帶回亞洲,最終造福更多病患。”陳梁説,希望這本書幫助中國醫學生,不僅包括那些夢想到美國追求醫學培訓的醫師,更還包括那些準備留在中國,希望去增強、提高自己臨床技能的醫師們。
文匯報首席記者 唐聞佳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手拉手”!中國鏈博會打造世界“共贏鏈”2024-11-29
- 澳門故宮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心啟用2024-11-29
- 12月1日起赴港澳旅遊“一簽多行”“一週一行”陸續實施2024-11-29
- 這場跨越海峽的“青春之約”成為兩岸交流的靚麗風景2024-11-29
- 泉州走進台灣 泉州特色文創在台北大稻埕展出備受歡迎2024-11-29
-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廈門海滄區舉辦海印放火獅民俗文化節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