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尋求理性化解內地居民“個人遊”難題

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政策在實施11年後,再次成為熱議話題——如果不出意外,“少一點”或“好一點”的討論,將成為今年全國兩會關於香港的議題中,無法回避的部分。

 

日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對內地旅客來港人數增加表達關注,並表示將與中央商討有無收緊現行政策的空間。與此同時,即將參加全國兩會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們也準備將優化“一簽多行”政策的建議,寫入自己的議案和提案中。

 

原因其來有自。儘管“個人遊”政策對香港的旅遊、零售以及就業有積極影響,但是對本地居民和社會也帶來一定負擔——大量訪港旅客的到來,使香港的口岸處理能力受到極大考驗,旅遊設施出現接待能力不足問題,甚至産生了一些社會摩擦和怨氣。

 

更有少數激進分子借機生事,激化矛盾。2月8日以來,一些滋事者打著“反水客”的旗號,到屯門、沙田和元朗等地示威,指罵內地遊客,要求政府取消“一簽多行”政策。

 

“短期之內,‘個人遊’對香港的基建和交通造成了壓力,尤其是‘一簽多行’對香港造成的影響最大。”香港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係教授李鉅威説。

 

長期來看,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政策自2003年7月推行以來,對香港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充分帶動了香港旅遊、零售、餐飲、酒店等行業發展,並解決了大量基層市民的就業問題。

 

香港特區立法會2014年公佈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個人遊”內地旅客的購物開支佔香港零售業總銷售額的比例由2004年的4.5%增至2013年的22.2%,加上非“個人遊”內地旅客所佔的12%,2013年內地旅客相當於撐起香港超過三分之一零售業。

 

同時,“個人遊”政策實施以來,香港酒店數目由2003年的96間,增加至2013年的217間,平均入住率由七成增至九成,從業人員由3萬人增至7萬人;2003年香港約有10500間食肆機構,當時行業雇傭了17萬名工人,2013年食肆增至超過16000間,行業僱員升至23.7萬名。

 

實際上,對於在香港與內地都飽受抨擊的“水客”非法活動,特區政府和內地城市有關部門也一直不斷加大打擊力度。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海關、警方等經常聯合執法,頻繁打擊“水貨客”。僅在最近兩個月內,入境事務處和警方就在北區共進行了30次代號“風沙”的聯合行動,拘捕286名涉嫌從事水貨活動而違反逗留條件的內地訪客。

 

此外,截至2015年1月底,香港入境處已將超過13300名懷疑從事水貨活動人士的資料放入監察名單內,並拒絕超過27100人次入境。

 

“所以,對於社會上的一些小矛盾,解決方法絕不是説內地遊客不要來那麼多,反而應該歡迎他們多來,但是香港的配套要做好。”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教授及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説。

 

就此問題,不少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設性意見。

 

目前擁有7名全國人大代表和26名全國政協委員的香港最大政團民建聯,其代表和委員們建議將“一簽多行”改為“一簽若干行”,具體數字由內地與香港相關部門按實際情況確定,有特殊原因的,如商務活動、陪帶學童等,應另行安排,務求能舒緩香港接待旅客的壓力,同時符合內地旅客享受優質旅遊的期望。

 

2003年7月,北京、上海和廣東省的8個城市先後開放居民以個人身份申請赴港旅遊,正式開啟了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的大幕,此後11年,陸續有內地城市加入赴港“個人遊”開放行列,截至目前,開放城市總數已達49個;而“一簽多行”則是2009年4月開始施行的針對深圳戶籍居民的一項簽注政策,根據這項政策,深圳居民可以向出入境管理部門一次申請多次往返香港的簽注業務。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的建議是,為“一簽多行”次數封頂,減少至“一簽30行”。他認為,若將“一簽多行”封頂,可以為增加內地赴港“個人遊”城市提供空間。但如果一刀切取消“一簽多行”,訪港內地旅客量突然大減,會影響香港經濟,特別是對零售業會造成很大影響。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則認為,香港若以現代化旅遊管理模式發展規劃邊貿城,可有效控制旅客流量及各區的接待能力,這既能帶動香港經濟,也能保障本地居民的生活空間。

 

“香港大部分市民都歡迎全世界各地來的旅客,他們將帶給香港生機和經濟能量。”陳勇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