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文化塗鴉墻現身上海徐匯老弄堂 進行公益改造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4-01 15:17:54 | 來源: 東方早報 |
早報記者 姜麗鈞 通訊員 吳梅
近日,一面長約100米的塗鴉藝術墻出現在徐匯區新樂路134弄裏。色彩絢爛的畫面改變了老弄堂墻壁斑駁的原貌,吸引眾多市民前去觀賞。早報記者從徐匯區了解到,這是“老弄堂公益改造活動”首個試點項目。
要符合小資馬路的格調
新樂路134弄,是一條貫通新樂路和長樂路的老弄堂。弄堂一側,有一家建築設計工作室。每天穿行在這條老弄堂,看到這面灰突突的墻斑駁發黑、甚至有一些隨處粘貼的小廣告,讓整天和“創意”發生碰撞的設計師們有點“不能接受”。
“新樂路、長樂路是兩條很小資、富有情調的馬路。而作為貫通這兩條馬路的老弄堂卻顯得陳舊,格調與之完全不符。”工作室主管稱,於是他們萌生了改造它的想法。
在完成構想後,建築設計工作室主管找到弄堂所在的新樂居委會,不敢“擅作主張”的居委會幹部隨即上報給湖南路街道。
湖南路街道負責人給出的答覆是:“能不能做,應該讓小區居民自己説了算。”為了塗鴉墻的事能反映大家的意見,居委會邀請發起的區域單位、房管辦、物業領導和居民代表一起協商、溝通。在得到小區居民認可後,上海杉達學院時尚設計學院專業講師費雯儷、插畫藝術家大熊帶著學院服裝設計專業的7位學生進駐老弄堂。
解釋與修改中完成塗鴉
“這顏色像廟裏的顏色”“這人像怎麼沒有臉,晚上人家走路要嚇死的”……時尚與傳統不斷發生碰撞,設計者不停地解釋、修改。
大熊表示:“一直到這面墻體稍現雛形,我漸漸看到很多路人都忍不住放慢了腳步,小朋友們都流連忘返,從這條弄堂裏走過的人越來越多。” 而生活在這裡的大多數居民並不懂塗鴉,當被問到是否支持這一藝術行為時,一位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説:“花花綠綠的,挺好。”
歷時40天的創作,主題為“魔都、自然、時尚、夢想”的百米長公益暖墻日前終於在新樂路創作完成,整個塗鴉繪畫反映了自然、時尚、夢想等主題。費雯儷説,為學生創意實踐活動提供舞臺的“老弄堂公益改造項目”,正在籌劃更大的平臺,未來的構想是聯合全國十所高校共同開展。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