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專家學者就《西藏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白皮書座談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5-04-17 17:00:59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圖為與座談會現場。中新社發 唐朝楊 攝
4月17日,西藏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界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發佈的《西藏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白皮書召開座談會。
西藏僧俗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圖為與會專家發言。中新社發 唐朝楊 攝
“目前,西藏共有大小寺廟和宗教活動場所1787處,藏傳佛教、苯教、伊斯蘭教和天主教等多種宗教在西藏並存,滿足了信教群眾正常宗教生活的需要。”西藏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長布窮説。
白皮書指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得到保障”、“各種宗教、各個教派都平等地得到尊重和保護,實現了真正的宗教寬容。”布窮表示,目前,西藏宗教工作理論和宗教政策不斷走向成熟。近年來,國家提出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構想,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理念發生了轉型,逐漸由“管理”向“服務”轉變。於是,西藏2011年出臺實施了創新寺廟管理工作,這正是一項“管理”向“服務”轉型的工程。
2014年9月,布窮以及同事前往日喀則市宗教活動場所調研中了解到,政府有關部門對僧尼家中開展家訪2546次,解決實際困難1963件,同時,核定員額內的僧尼全部納入社會保障體系等。“從另一層次理解,創新寺廟管理要解決的是把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作為社會常態現象,實際上就是依法保護僧尼信眾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布窮説。
西藏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頓珠拉傑也同樣表示,藏傳佛教只有在中央政府的扶持下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護和發展。幾十年來,中國政府不僅撥鉅款維修自然災害或自然老化等原因損壞的宗教活動場所,還將部分著名宗教活動場所列為全國或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撥專款進行保護。
對於政府創立的西藏佛學院,頓珠拉傑介紹,該學院是西藏第一所高層次藏傳佛教綜合性院校,匯集了藏傳佛教五大教派的高僧、學員,並將現代學院式和傳統經院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首次分設了密宗、顯宗、活佛三個學部,開設了法制、公共和佛學三類課程,“這一切説明,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新中國政府一貫尊重和保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
“大藏區”圖謀有違歷史和現實
資料圖:3月28日,西藏百萬農奴解放五十六週年紀念日之際,西藏自治區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舉行升國旗唱國歌儀式。唐朝楊 攝
“十四世達賴集團謀求建立‘大藏區’,既有違歷史,也違背現實,完全脫離中國國情。”西藏自治區社科院經濟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周勇17日表示。
周勇在會上表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大藏區”無視青藏高原數千年來多民族雜居共處的事實,把各民族共同開發青藏高原的歷史歪曲為單一民族的歷史,在中國各民族之間製造矛盾,圖謀建立排斥其他民族的“大藏區”,是典型的極端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的表現。
“‘大藏區’的想法也違背了發展的潮流,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往往是各地資源要素跨區域深化利用的過程,只有不斷發揮各地資源稟賦條件,充分利用其它地方的資源稟賦條件,經濟社會才能快速發展。”周勇認為,西藏已經出現很好的開放勢頭,很多年輕人走出西藏,既增強了西藏的對外影響力,也帶回了外面的資本、技術和知識,這是封閉的“大藏區”設想所無法實現的。
周勇指出,所謂的“大藏區”必將成為藏區與內地經濟交流的阻礙,“所謂‘大藏區’都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沒有經濟增長極,沒有內地的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必然會停滯甚至倒退。”
最後,周勇還從文化保護和發展上對“大藏區”進行了批駁。他認為所謂封閉的“大藏區”不僅不會起到保護藏文化的作用,反而會引起藏文化倒退,“不要認為人口的跨區域流動會弱化一個區域或者一個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需要跨區域交流的,如果切斷各民族交往的通道,所謂‘大藏區’必將又回到落後的時代。”
他表示,西藏要想繼續繁榮發展,必須加快融入內地走向世界,重走封閉之路的“大藏區”圖謀必不得人心。(中新網綜合)
新聞推薦
- 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將於11月推行2024-11-01
- 廣州發佈《廣州市臺胞常見求助問答(一)》,一文解答在穗臺胞常見疑問2024-11-01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4年落地71項創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台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