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高等教育莫過度功利化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4-21 18:05:14 | 來源: 福建日報 |
日前,台灣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帶著本校師生獲得的20多件國際、台灣設計大獎作品,到福州三坊七巷參加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新成果展開幕式。活動期間,張光正就大學生素質教育等議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位於台灣桃園中壢的中原大學是張光正的父親張靜愚在1953年創辦。1991年,張光正接任中原大學校長,積極促成兩岸學生交流。如今,在中原大學,有近千名大陸交流學生,張光正自己就帶了4個大陸研究生。張光正説,和台灣學生相比,大陸學生比較用功,進取心強,成績也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他們到了台灣,可以零距離觀察台灣社會,有利於消解彼此的認識誤區。
張光正也鼓勵台灣學生積極西進大陸。“畢竟這裡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也是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有無限的可能性。”張光正表示,現在台灣年輕人對大陸知之甚少,有些甚至受媒體嚴重誤導。他對於兩岸服貿協議遲遲未能通過感到憂心,呼籲台灣千萬不能“鎖島”,只有開放才能給年輕人更好的工作機會。
在台灣,年輕一輩被稱為“草莓族”,暗喻某些外表不錯,但抗壓性較差的年輕人。張光正認為,大學並非僅僅教授學問,也要重視對人的教育,重視學生情商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在人際交流、解決困難等方面的能力,讓年輕人有核桃一樣堅硬的外殼和飽滿的內心。
中原大學多年來秉持“育自由思考、重責任倫理、秉全人教育”的辦學理念,開設了宗教、音樂甚至愛情等多門全人教育課程。所謂全人教育,類似于大陸的素質教育,而尋求天人物我間的和諧是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針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倫”,張光正認為,中國人還應該特別重視“第六倫”——群我關係,才能達到真正的和諧。
張光正還提醒,大陸現在經濟發展了,但高等教育切記不要過度商業化、功利化,要努力促使學生身心平衡,重視學識與人格的培養。他希望,兩岸弘揚光大中華傳統文化,把中國從“文化古國”變成真正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大國”。(記者陳夢婕)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