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二號”G星正式投入使用提升中國氣象觀測能力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5-04-30 09:43:53 | 來源: 海峽飛虹 |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王洹星):29日,風雲二號G星在軌交付,這標誌著風雲二號G星正式投入業務運行。專家表示,這對於保障中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業務的連續穩定,以及進一步提升氣象觀測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詳細情況,來聽本台記者王洹星發回的報道。
“風雲二號”G星是“風雲二號”03批業務衛星工程的第二顆星,于去年12月31日成功發射。據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魏彩英介紹,經過對“風雲二號”G星和地面應用系統3個多月的在軌測試表明,星地系統介面協調、匹配,運行穩定。
“在軌測試我們從衛星定點的第一天地面系統就嚴格的對衛星進行了管理,我們每天有序的開始對儀器的紅外、可見光等等,通道打開相關儀器的設備的再測試。我們接受了大量的數據,而且這期間,也對地面系統進行了嚴格的測試,完全按照業務考核的要求,自動生成圖像産品、定量産品,包括數據的接受處理和存檔,是一個完整系統的自動運行,運行成功率大於99%。
目前,中國“風雲二號”在軌氣象衛星共有D、E、F、G四顆衛星。風雲二號”G星進一步抑制了圖像中存在的雜散光,在圖像品質上有了顯著提高,可見光與紅外圖像清晰、紋理清楚。魏彩英指出,“風雲二號”G星交付使用後,它將作為主業務氣象衛星在今年汛期期間發揮效益,為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交付之後,我們將會把(“風雲二號”G星)漂移到105°主業務位置,來承擔主業務觀測的重任,他要接替目前的風雲二號E星。後續還會有一個完善的佈局,保證我國的“多星在軌,統籌運行,互為備份,適時加密”的業務格局。”
“風雲二號”衛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與之前發射的“風雲三號”極地軌道氣象衛星相輔相成,構成了中國氣象衛星應用體系。此外,風雲二號衛星也是全球綜合觀測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觀測業務衛星序列,其觀測資料也被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廣泛接收和利用。
中國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一司副司長趙堅指出,2016年,中國還將發射“風雲四號”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這對進一步提升中國氣象觀測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今天,我們同時有兩個系列、8顆氣象衛星在軌運行,在全世界來看我們都是處於領先地位,特別是風雲四號衛星明年發射以後,將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技術性能,提供更加豐富的圖像産品。特別是我們空間基礎設施後續14顆衛星發射以後,我們氣象衛星的水準和應用水準還將上一個更大的臺階。”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犯錯、改錯、再犯錯、再改錯……這就是美國“對臺折騰律”!2025-02-18
- “沒有文化,何談産業” 臺媒痛呼:台灣的哪吒在哪?2025-02-18
- 大地上的追夢人——記開春後的在閩臺胞2025-02-18
- 國家電影局發佈!《哪吒2》22日起在港澳地區上映2025-02-18
- 閩臺親上親 融合向未來——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邁出更大步伐2025-02-18
- 遊戲、網文、影視劇……中國故事“出海”又出彩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