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東山關帝廟:神緣一脈兩岸情

【福建】東山關帝廟:神緣一脈兩岸情

東山關帝廟(廖一傑攝)

 

2014年元旦,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電視媒體發表了新年賀詞,許多眼尖的觀眾看到了擺在其書架上的六張照片,其中一張,是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1986年在東山關帝廟前的合影。

 

東山關帝廟與山西運城關帝廟、河南洛陽關帝廟、湖北當陽關帝廟並稱中國四大關帝廟。東山很早就有了關帝信仰。據史料記載,唐垂拱二年(西元686年),唐將領陳政、陳元光父子率領87姓將士開拓閩南,其中64姓建置漳州,駐軍東山島,為安撫將士,從家鄉引來關聖帝君香火。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率兵來東山建銅山城設水寨以防倭寇,鼎建關公祠。

 

“在東山,幾乎人人都信關帝,稱其為‘關帝聖祖’,一個‘祖’字説明瞭關帝在家族裏的地位,把關帝看得比自家祖先還重要。平時敬奉是‘早請示、晚彙報’,遇到一些沒法解決的問題,更是會先問問關帝的意思。”關帝廟廟務負責人林定傑告訴記者,關帝廟是東山人民心目中的聖廟,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很多東山人都會來拜關帝。

 

東山關帝廟是台灣近千座關帝廟的香緣祖廟。明嘉靖年間,朝廷復設澎湖巡檢司,東山關帝廟的香火就隨之傳入澎湖。清康熙三年(1664),明寧靖王朱術桂在台南王府中倣造東山關帝廟,這是全台灣關帝宮廟的“龍頭老大”。 如今,東山關帝廟大殿內祀案上置放的一隻光緒年間,由台灣宜蘭礁溪信眾敬送祖庭的雙耳獸頭雞血石雕大香爐依然香火不斷。而1988年,台灣高雄文衡殿贈送的“追源謁祖”匾額也高挂大殿之上。

 

關帝廟主殿的石柱上懸挂著一副明武殿大學士黃道周題寫的,上聯是“數定三分,扶炎漢,平吳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業”;下聯是“志存一統,佐熙明,降魔伏虜,威靈丕振,只完當日精忠”。1990年7月,台灣宗教諮詢委員李炳南教授跨越海峽,到東山關帝廟考察,看到這副對聯後才恍然大悟地説:“台灣關帝信仰文化正源於此!東山關帝廟是台灣關帝信仰的發祥地。台灣諸多的關帝廟都懸挂此楹聯,但不知出於何時何地何人所撰。現在這謎可解開了,找到這個根了。”

 

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許多台灣的關帝廟紛紛前來認祖。自1991年起,東山每年都要舉辦一次關帝文化節。1995年1月6日,東山關帝廟赴臺繞境,為大陸神像訪台首例,開啟了兩岸分隔四十多年後宗教直航首舉,意義重大。

 

“關聖帝君把兩岸的關係溝通得很好,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讓兩岸同胞從遙遙相望到現在可以相聚在一起,其中,兩岸的有識之士做了大量的工作。”林定傑一邊翻著廟志,一邊講述著兩岸關帝廟的神緣往來。可以看得出來,他想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吳朝煌、周大圍、陳啟坤等等這些台灣宮廟的負責人長期奔走于兩岸,為兩岸宗教交流獻力獻策,還有數不清的關帝信眾,從台灣跨海到這裡朝拜。這些,都記在廟志裏,也都記在林定傑的心裏。隨著兩岸關係的大發展、大合作、大交流,關帝文化已成為溝通兩岸民心的一條紐帶。(記者廖一傑、丁衛衛 特約記者肖楠 林育川)

 

【福建】東山關帝廟:神緣一脈兩岸情

1988年,高雄文衡殿贈奉的“追源謁祖”匾(廖一傑攝)

 

【福建】東山關帝廟:神緣一脈兩岸情

大殿裏供奉的關帝(廖一傑攝)

 

【福建】東山關帝廟:神緣一脈兩岸情

關帝廟內金木雕(廖一傑攝)

 

【福建】東山關帝廟:神緣一脈兩岸情

清朝台灣贈送的雙耳獸頭雞血石雕大香爐(廖一傑攝)

 

【福建】東山關帝廟:神緣一脈兩岸情

上香信眾(廖一傑攝)

 

【福建】東山關帝廟:神緣一脈兩岸情

信眾帶來的關公像過爐(廖一傑攝)

 

【福建】東山關帝廟:神緣一脈兩岸情

信眾虔誠上香(廖一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