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巷慶端午 兩岸共風俗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6-23 16:35:49 | 來源: 中新網 |
台灣傳統文化促進會副理事長王億鳳(左)等兩岸嘉賓共同為十多位穿著繡有“五毒”圖案肚兜的小朋友,舉行傳統點雄黃的儀式,傳遞對小朋友們成長的祝福。 記者劉可耕 攝
由福州小朋友們表演的舞蹈《五色線》,展現了福州端午佳節編五色線的傳統習俗。 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6月20日電 (記者 劉可耕)20日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端午節。由兩岸聯辦的“坊巷慶端午,兩岸共風俗”端午節民俗文化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啟幕。
當日,端午節民俗文化活動在一群可愛的小朋友們帶來的舞蹈《五色線》中展開,孩子們用歡快的舞蹈展現了福州端午佳節編五色線的傳統習俗。
活動現場,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端,台灣傳統文化促進會副理事長王億鳳等用生動的語言,為現場民眾介紹兩岸同根同源又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展現了海峽兩岸傳統文化的緊密聯繫。
“刺五毒”、“編五色縷”、“書寫午時書”、“配製午時茶”等一系列精彩的端午傳統習俗遊園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到場參與。
福州傳統文化促進會副會長鄭煒表示,在中國傳統端午節到來之際,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與台灣傳統文化促進協會聯合在全國歷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舉行端午節民俗文化活動,讓榕城市民現場感受兩岸端午民俗,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台灣傳統文化促進會副理事長王億鳳稱,兩岸同文同源,有著許多如端午節要包粽子,劃龍舟,全家團聚等共同傳統習俗。此次率領56名台灣傳統文化促進會成員與福州市民一起歡度節日,同時帶來由協會在台灣已推出三年的深受島內民眾喜愛的親子活動“立蛋”與福州市民一同分享,寓意把運氣、平安、財運送給大家。
兩岸嘉賓共同為十多位穿著繡有“五毒”圖案肚兜的小朋友,舉行傳統點雄黃的儀式,傳遞對小朋友們成長的祝福。
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端説,福州的端午習俗除了劃龍舟、吃粽子、挂香囊、點雄黃外還有本地獨具特色的寫午時書、吃荷葉包、喝午時茶習俗。通過現場的民俗講解,希望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不要被遺忘,得以代代相傳。
“午時茶的歷史悠久,鄭成功收復台灣時,許多將士水土不服拉肚子,鄭成功專門將午時茶帶到台灣,救治了許多部下及當地百姓。”鄭子端稱。(完)
新聞推薦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於強化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聯合聲明2025-05-14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佈公告調整對原産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2025-05-14
- 國臺辦: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鄭重宣示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2025-05-14
- “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褔祉緊密相連”——兩岸專家學者呼籲台灣同胞做出明智選擇2025-05-14
- 促進閩臺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會將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國成功發射太空計算衛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