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創客”述説生態故事—— 青蛙真能變王子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6-30 15:45:17 | 來源: 人民網 |
6月26日,2015“SMART鄉創——回歸美麗鄉村”峰會在杭州舉行。將桃米村打造成“青蛙王國”的台灣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創始人廖嘉展,帶來了他的故事:保護好生態,青蛙都能變成王子。
青蛙工藝品
桃米社區位於台灣的地理中心埔裏鎮。這個社區通過獨有的青蛙元素,發展生態旅遊,盤活了一個歷經地震摧殘的窮社區。在3年前的一次統計中,整個桃米村的年收入超過1億元新台幣。
“生態保護是桃米的神主牌,是要一直膜拜的。假設,桃米沒有注重生態保護,沒有青蛙,沒有值得驕傲的生態元素,這怎麼發展?”廖嘉展説。
1999年,桃米地震,建築倒塌,設施損毀。在慘痛的傷亡下,整個村子百廢待興。重建桃米村時,他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青蛙。
透過社區資源調查發現,桃米有23種青蛙。全台灣29種原生種蛙類,80%都能在桃米村找到。利用青蛙打造一個産業,成了一個可行的命題。
在此過程中廖嘉展意識到,生態是桃米村最大的資本,要想發展桃米村,需要找到一種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並結合生態社區的旅遊發展模式。
於是,廖嘉展找來了臺“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教授彭國棟,在社區內進行青蛙種群調查,並開始設計一系列生態教育培訓課程,計劃在社區內培養“青蛙講解員”。
在他的設想裏,青蛙講解員將成為這個小村落借由青蛙種類吸引生態旅遊的撬動點。基金會為合格的青蛙講解員提供一定的解説經費,在看到實際的經濟效應後,當地人就更願意用他們的行動來建設家鄉。
隨著類似培訓的逐漸展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加入到這個行業。社區居民們也重新認識故鄉的物種,逐漸形成了一種自發的力量。“社區的居民是主體,當主體願意為自己的理想來努力的時候,就會産生很大的社會變革。”廖嘉展説。
如今,桃米村已經有30位青蛙解説員,靠著講青蛙、看青蛙、製作青蛙工藝品,締造了一個完整的“青蛙王國”,並利用人氣建立了完善的民宿系統,為鄉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就業系統。甚至連年輕一輩都願意回來,經營爸爸媽媽的事業。
能形成這種令其他鄉村羨慕的局面,廖嘉展把它歸功於本地人對家鄉的認同感。
“農村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我們要適度保持農村的文化、生産、生態的機制,讓農民對自己的農村有認同感。”廖嘉展指出,假設這種認同感可以讓本地人都有機會參與新的創作,整個城鎮的歷史,整個城鎮的文化,整個城鎮的氛圍將會變得不一樣。
“每一個地方都有獨一無二的東西,只不過因為發展不均,缺少詮釋的能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專業的人士去協助鄉村的發展。唯有讓村民對鄉村開始認同,發自內心地喜歡,那種力量才可以感動別人。”廖嘉展説。
生態變財富,要從保護開始。談到中國鄉村的保護,中國鄉村文化研究院院長郭招金認為,中國鄉村文化面臨現代化浪潮的衝擊,已出現新的變化。當下致力於鄉村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致力於現代文明中傳統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挖掘、整理和修復,顯得格外重要。
據悉,“回歸美麗鄉村”峰會旨在鼓勵年輕人回到鄉村,關注鄉村度假生活方式以及相關産業形態的模式,促進鄉村的科學發展,帶動中國鄉村經濟的發展,並協助鄉村創客更積極地形成産業閉環。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