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印象:海風拂面醉離島 時光流轉讀金門

這裡曾是兩岸炮戰的前線,路邊閃過的碉堡、坑道口不時在提醒著遊客;這裡也是一座有味道的閩南古城,明清時期的牌坊、燕尾式的屋脊也在告訴遊客。這裡,就是見證了兩岸從炮聲到笑聲的金門。

 

戰地文化變身觀光賣點

 

金門有“三寶”——高粱酒、貢糖和菜刀,其中金門菜刀最具傳奇色彩。據説,它是由彈片打造而成,相當鋒利且經久耐用,名聲很大。

 

除了鋼刀,在金門隨處可見這樣那樣的“戰爭遺存”,如耗時5年、由人工開鑿而成的翟山坑道,坑道式的榴炮陣地獅山炮陣地等,隨著時光流轉,它們褪去了往昔的硝煙味,凝聚成了一種承載特殊回憶的戰地文化,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解説員陳正中説,在炎炎夏日,坑道還是舉辦音樂會的好地方,軍事的剛強與音樂的柔和相結合,遊客或靠墻或席地而坐,別有一番味道。

 

金門的海灣,與別處相比也顯然不同。退潮的時候,金色沙灘就顯露出它“猙獰”的一面。一根根本該在火車軌道上的鋼軌矗立海邊,俗稱“軌條砦”。這也是兩岸對峙時期的“戰爭遺存”。

 

如今,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現在的金門人正忙著迎接陸客的到來。在金門水頭碼頭,一名來自廈門的遊客説,自己從小在炮戰的隆隆巨響中長大,現在踏上金門的土地,心裏感慨良多,兩岸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紅磚古厝:那一抹閩南紅的風情

 

到了金門最不能錯過的,還有那古色古香的紅磚古厝。

 

緋紅的磚墻屋瓦、高翹的屋脊、精美的雕梁畫棟、栩栩如生的磚石浮雕、鐫花刻鳥的窗欞……驅車金門,不時會有紅磚古厝越過鬱鬱蔥蔥的行道樹撲入眼簾,它們的古樸與神秘,總會給人一種似曾相識之感。

 

金門至今仍遺存2600多幢紅磚古厝,主要集中在幾處傳統聚落,包括水頭、瓊林、歐厝、山後等。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那些散落在台灣的閩南民居群落,尤以在金門一地保留得最為密集和完整。行走于古巷舊宅之間,就像是閱覽一幅閩臺民俗風情畫,歷史韻味悠長。

 

金門采風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葉均培表示,金門的紅磚古厝群大都保持著漳州、泉州式樣的傳統建築風貌,它們猶如大地上美麗的語言,道出這一方土地的歷史變遷與璀璨人文,也聯結著閩臺間的特殊地緣文緣,更訴説著閩臺宗親間綿延數百年的血脈情誼。

 

在葉均培的計劃裏,有一個關於“金門傳統閩南式建築維護與活化”的夢想。他説,兩岸紅磚建築文化一脈相承,兩岸攜手聯合“申遺”,能夠互利、互惠、互補,讓“那一抹閩南紅的風情”揚名世界。(記者 劉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