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跨境電話詐騙案激增 常假冒內地官員、快遞員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8-11 11:15:55 | 來源: 法制日報 |
香港跨境電話詐騙案激增 與內地刑事司法協助亟待加強
今年以來,香港的跨境電話騙案急速增長,涉及的款項高達1.75億港元。香港特區政府表示,十分關注事件,將會與內地執法機關交換情報及緊密聯繫,以打擊相關犯罪行為。
據香港保安局日前公佈的最新數字顯示,今年前七個月,警方共收到2371宗懷疑電話詐騙案舉報,受害人遍及所有年齡層,最年輕僅為21歲,當中包括不少高學歷的專業人士、教授、金融從業員,甚至知名人士等,涉及的騙款高達1.75億港元之多。
香港警方指出,騙子屢出“新招”招搖撞騙,單是假冒內地官員、機構及速遞人員的個案,今年至今就有1038宗,涉及378名受害人,損失高達1.53億港元。其中,7月份的詐騙案數量更急速上升,1個月內就有838宗,涉及308人。
其中一個個案是,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女早前接獲一名假冒內地官員的電話,要求她自行在酒店房間隔離待查,並跟外界斷絕聯絡。騙子其後致電該少女父母要求數百萬港元贖金,幸虧其父母未能聯絡女兒後及時報警。警員到多間酒店調查後終解救出該名少女,她坦言雖知悉有關詐騙手法,但案發時慌亂而未能記起。警方指出,有相似案件被騙去數百萬港元。
據警方人員分析,大多受害人都曾到內地工作或消費,或在內地有存款戶口,而偽造的通緝令附有受害人的回鄉證資料及相片,不排除受害人曾在內地消費或入住酒店時展示回鄉證而被人盜取資料。
警方人員提出,騙子除了假冒內地速遞公司或銀行,聲稱事主郵包有違禁品或涉及洗黑錢等罪行,隨即聲稱將電話轉至內地公安、檢察機關等,要求事主提供個人及銀行賬戶數據與密碼,又或要求匯款作保證金外,近月亦混合“虛構綁架”詐騙手法,以圖騙取更多錢財。
值得注意的是,騙子來電,均會顯示一個香港本地電話號碼,增加可信性。有香港電訊商指出,海外騙子多數以VoIP(網際協議通話技術)致電,經IDD供貨商,接駁至本地電訊商。一般這類VoIP會有特定的號碼,但騙子利用程式更改號碼,故市民接到電話時,會誤以為是香港電話。
香港政黨民協在7月底通過電話訪問了335位市民,發現是電話詐騙案十分普遍。約47%受訪者曾接到詐騙電話,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人收過。當中九人受騙,八人已經報警,涉及財物共20200港元。近半受訪者的親友接過詐騙電話,其中兩人受騙,共損失12000港元。
香港法學人士指出,上述跨境犯罪活動,犯罪主體可能是內地人士,也可能是香港人士,也可能兩邊都有。犯罪的行為和結果可能在兩邊發生,也可能在一邊發生。被騙者則往往是在內地經商、工作、留學的港人。這種跨境詐騙案,除極少數在香港發生的被偵破外,絕大多數未能破案,被騙錢財無法尋回。主要原因是犯罪行為和結果在兩地發生,兩邊的警方都只能掌握部分的犯罪資料,未能交換各自得到的犯罪數據,難以彼此合作、提供協助來偵破案件。“變種”電話騙案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為兩地還沒有刑事司法協助。
個案協查模式對兩地聯合打擊日益增多的跨境犯罪活動,在應對上存在不足:一是個案協查辦案手續過於繁瑣,週期過長;二是對涉港貪污、賄賂案件調查取證存在的一些難點,如赴港追贓、查詢香港銀行存款、追捕逃犯等,還沒有特別的途徑和方法;三是協助途徑和渠道過於單一,未能滿足當前形勢需求,跨境犯罪明顯朝多樣化、複雜化、增量化發展,但應付辦法還是舊的;四是犯罪主體、犯罪地域、犯罪侵害的對象、觸犯的法律等複雜情況需要通過卓有成效的協助機制才能奏效。
東九龍總區刑事總部高級警司官員也承認,有關案件破案率較低,是因為要追查境外戶口數據,增加了難度。有騙子假扮內地官員,再配合一些虛假網頁作案,相信這些手法較容易成功,故此案件數字在7月激增。警方目前已拘捕4名香港人,與其中9宗案件有關。
面對跨境電話詐騙案越來越多,港府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在8月8日表示,十分重視近日激增的電話騙案,已經與警方開會,由於部分案件涉及香港境外,陸港兩地會加強打擊,“警務處的同事已與內地相關公安機關交換了很多情報,亦有非常緊密的聯繫,大家將就此類案件一起採取偵查行動”。此外,警方也會加強小區教育及宣傳,提醒市民防範電話詐騙案。
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主席何沛謙指出,知悉有很多騙徒由外地致電來港,通訊辦正與電訊商研究,可否在來電顯示號碼上增加符號,例如“+”號,以識別外地來電。讓市民提高警覺。
以近日常見詐騙電話為例,懷疑內地騙子用網絡電話(VoIP)假冒中聯辦來電,顯示電話是中聯辦總機電話號碼(28314333)。但在新安排下,由於騙徒電話其實由海外或內地打出,顯示號碼會是“+28314333”,市民看見有“+”號,便可提高警覺,辨識是“假本地號碼”,其實是海外打出。
不過,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方保橋認為,“+”號本身是國際號碼前端的一個符號,市民未必能察覺有關電話是否是詐騙。他説,礙于技術限制,暫時未有其他符號能取代“+”號。有專家也擔心,騙子行騙手法層出不窮,長者又未必明白或留意來電有“+”號,要防止騙子,始終要靠自己保持警覺。
有香港媒體則笑言,騙子最怕浪費時間,阻止他撒網,令捕獲傻人的幾率降低,減少邊際利潤。所以對付騙子,最致命的方法不是立即挂線,而是裝傻假裝中計,讓他誤會你是大魚,虛耗他的時間越多,他找到真蠢人的成本就越高,直至發現無利可圖,自會另覓一個傻人市場。
法律界人士分析指出,如果香港已經與內地達成刑事司法協助協議,就會對跨境犯罪有一定的威懾力量。即使有跨境犯罪的行為,兩地警方的合作也會較為容易粉碎跨境犯罪的圖謀,包括“變種”的電話詐騙案。為了兩地人民的福祉,兩地應當努力。
□淩德
新聞推薦
- “手拉手”!中國鏈博會打造世界“共贏鏈”2024-11-29
- 澳門故宮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心啟用2024-11-29
- 12月1日起赴港澳旅遊“一簽多行”“一週一行”陸續實施2024-11-29
- 這場跨越海峽的“青春之約”成為兩岸交流的靚麗風景2024-11-29
- 泉州走進台灣 泉州特色文創在台北大稻埕展出備受歡迎2024-11-29
-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廈門海滄區舉辦海印放火獅民俗文化節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