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青年“眾籌”拍片 以台灣人視角展現閩派文化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9-11 16:40:3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漳州9月11日電 (余丹)近日,一段宣傳福建文化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視頻中,一個年輕人戴著老虎頭套,遊走于福建各大城市之間,在福建土樓、媽祖像等標誌性福建景點留下足跡。
這段時長36秒的小視頻,是即將於10月亮相的《虎見!福建!》宣傳片的預告片,而《虎見!福建!》是由福建青年“眾籌”拍攝的一部以推廣福建文化為主題的宣傳片。
“福建文化系統非常複雜,有閩南文化、客家文化、閩東文化、莆仙文化等非常多的文化支流,每一個地區的人都以自己地區的文化自居。”《虎見!福建!》的主創者馬祖海10日告訴中新社記者,該片講述一位台灣青年重返爺爺的故鄉福建,遊歷八閩大地,以台灣人的視角來展現福建文化。
深感福建缺乏整體文化概念,馬祖海去年開始萌發樹立“大福建”的想法。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團隊策劃拍攝一部推廣“福建文化”的宣傳片,並眾籌到資金95萬元人民幣。
今年8月底,《虎見!福建!》在廈門開機,並陸續在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龍岩、南平、三明等十幾個文化景區取景拍攝。
談及片名的由來,馬祖海表示,由於福建人“F”的發音多發為“H”,所以“福建”經常被讀成“虎見”,凸顯了福建文化的根性本土性。
相傳古代中原漢人遷徙到福建這片土地的時候,發現蠻夷之地遍地都是華南虎,所謂“山門中儘是大蟲”,於是將這塊土地取名為“閩”。馬祖海説,“虎見”的用意是為紀念漢人入閩見到猛虎、取名“閩”的時刻。
為了搭配宣傳,團隊設計了吉祥物“虎見”——一個戴著虎頭套的漢娃。馬祖海告訴記者,“虎見”的設計原型就是中國國寶之一、福建之寶“華南虎”(又稱“廈門虎”)。
“福建一邊是沿海文化,一邊是山區文化,要是能將整個文化旅遊鏈條接起來,是會非常有意思和豐富的,文化旅遊産業也是可以完全整合起來的,才會立體,才有力量。”馬祖海表示,希望通過宣傳片將整個福建串接起來,樹立一個“大福建”的文化概念,讓外界看到福建溫暖、人文、民俗的東西。(完)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