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素有吃月餅、團圓蛋習俗:相互表達祝福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9-17 11:10:34 | 來源: 長江日報 |
相傳,中秋節起源於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傳説射日英雄后羿巧遇王母娘娘求得不死藥,交給愛妻嫦娥珍藏,被小人蓬蒙偷窺伺機搶奪,危急之時嫦娥吞下不死藥,無奈飛升到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從此后羿只能在中秋月圓之時登高,遙望月中嫦娥,並擺上圓圓的餅和圓圓的蛋品,寄相思之情。
此後,每年的中秋月圓之夜就成了我國傳統的中秋節,由於中秋節以月圓為象徵,所以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這天人們登高吟詩、泛舟賞月、品月餅、吃團圓蛋等,共慶佳節人團圓。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家人團聚,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更是以圓月來寄託深情。蛋圓似月,古往今來就是象徵團圓的吉祥食品,蛋圓人團圓。中秋節素來有吃月餅和吃團圓蛋的習俗,圓圓的月餅和圓圓的蛋,是象徵吉祥團圓的食品,又是中秋節人們相互表達祝福的紐帶。
團圓佳節,送上一份神丹團圓蛋,品著團圓的滋味,感受思念的情濃。
新聞推薦
- 王毅同韓國外長趙顯通電話2025-07-28
- 外交部回應日本縱容臺外事部門負責人竄訪:已嚴正交涉2025-07-28
- 開放春風聚新能——寫在第八屆進博會倒計時100天2025-07-28
- 銘記歷史 珍視和平 電影《南京照相館》在澳門熱映2025-07-28
- 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民進黨被“大罷免大失敗”狠狠教訓2025-07-28
- 共赴國難、共禦外侮的歷史不容忘卻——追尋台灣同胞抗日足跡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