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企業加快佈局美國市場 助推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

海峽飛虹報道(記者蘭旻):近年來,隨著中國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大批國內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快了國際化的步伐。從最初爭先恐後在美國上市,之後又借助資本力量掀起海外投資並購的熱潮,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在全球上演著一齣資本“逆襲”的大戲。其中,以BAT(百度、阿裏、騰訊)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巨頭以美國市場為主要目標,通過與當地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擴大業務範圍,不僅為自己贏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中美經貿合作前景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一年前,中國互聯網公司阿裡巴巴在美國上市,不僅創造了美國證券史上規模最大的IPO,也使全球領略了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強勢崛起。實際上,早在幾年前,中國互聯網公司就開啟了國際化道路,搜狐、網易、百度、新浪等企業紛紛在美國上市。而在過去1年中,就有京東、途牛、微博等多家互聯網企業先後登陸紐交所和納斯達克。為何中國互聯網企業熱衷赴美上市,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絡行銷委員會專家龔鉑洋認為,企業所具有的中國概念是吸引眾多美國投資者的重要因素,此外,在美國上市的門檻也相對較低。“因為互聯網它是一個沒有國界的戰場,中國有很多互聯網公司,像阿裏也好,百度也好,它們都創造了一些很好的概念,並且運用強大的中國的消費基數。基於這種原因,中國概念相對是比較搶眼的;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條件會相對比較寬鬆,甚至對盈利都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龔鉑洋説。

 

如果説在美國上市是中國互聯網公司國際化道路的第一步,接下來,借助資本力量,補自身業務短板,拓展海外市場,就成為這些企業進一步強化自身的新趨勢。據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以來,中國的BAT向美國初創公司進行了50多筆投資,總額達23億美元。其中,騰訊參與投資美國閃購網站FAB,投資了美國太空旅遊公司world view;阿裏投資了美國聊天應用TANGO,以及一家體育用品電商;百度共投資了四家美國互聯網企業,與租車應用UBER的合作最為業界矚目。此外,京東、小米、360等企業也相繼找到了自己的美國夥伴。互聯網實驗室分析師胡懷亮認為,除了看重美國的市場、技術和人才,中國互聯網企業能在這一過程中學到許多國際化的經驗,“美國市場是一個高端消費市場,它引領的消費習慣包括一些投資行為,還有一些用戶的動向,不光是投資界,還有傳統企業動向,還有監管,一系列都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中國互聯網公司赴美投資有利於其自身完善産業鏈,佈局新技術,擴展增長空間,加快國際化道路,同時也給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在近日隨習近平主席出訪美國的企業名單中,除了BAT三家企業的CEO外,360、京東、第一視頻、新浪、搜狐等多家互聯網企業的高層也位列其中,足以體現出中國互聯網界對美國市場的重視。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中國互聯網企業進入美國市場刷新了美國看待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觀念,同時在推動中美關係方面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過去他們了解我們中國製造是以勞動力堆起來,現在這批企業出去,他們認識到中國的電商這麼大的競爭力,也能看到百度等企業,它們把中國給國際給美國的形象變了。另一個我認為它們把中美關係推進了,真正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説阿裡巴巴,他大部分業務在中國,但在美國上市,給美國國民帶去中國財富,所以我們能看到把中美關係從簡單關係變成相互需要的關係。”

 

從目前趨勢看,赴美投資將成為包括互聯網企業在內的國內新興産業未來一兩年的關注點,無論是交易數量還是涉及的産業領域都將有新的突破,對此,陳鳳英認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應從品牌效應、技術革新、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等方面入手,更好地融入到美國經濟環境中去,“首先去並購一種品牌,使品牌效應上去,第二個技術競爭是非常重要的,並購當中以後核心技術方面慢慢要做,還有我認為慢慢要走向第三方,共同去開發新的市場,這個市場對兩國都是有利的,但兩國的競爭會下降,中美合作拓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