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鼓吹“本土化”是咄咄怪事 人心撕裂亟待彌合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9-28 10:34:48 | 來源: 環球時報 |
香港資深媒體人紀碩鳴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回過頭來看“佔中”,它給香港帶來多方面長期影響。首先是撕裂社會,原來香港是一個相對和諧的社會,但“佔中”引起的激烈對峙使香港社會分裂加劇。其次,“佔中”讓一些激進分子冒尖,他們想把香港推向“港獨”,雖然這群人是極少數,但許多對抗活動都能看到這些人的身影,他們的行動對香港來説是非常危險的。第三,“佔中”之後香港越來越政治化,原來香港一直是個務實的商業社會,現在越來越多的問題跟政治掛鉤,對香港的商業環境造成影響,也給香港未來的發展增加不確定因素。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佔中”對香港的法製造成破壞,並帶來一個破窗效應。一個窗子破了修補不好,更多的窗戶跟著被打破。受“佔中”事件影響,香港社會遵守法制的意識淡化,犯罪現象增多。
“過去香港一向是經濟城市,經過100多年努力,好不容易由小漁村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豈料如今紛紛擾擾,內鬥內耗,經濟城市迅速墮落為政治城市,導致競爭力每況愈下,邊緣化危機日甚一日。” 香港《東方日報》27日刊發社論説,自作孽,不可活,國務院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批評香港回歸後沒有“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點出香港問題所在。
《太陽報》27日在社論中稱,説來實在諷刺,中國愈來愈強大,連西方國家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頻頻對中國送秋波,反而香港有人不斷鼓吹“本土化”,可謂咄咄怪事。《大公報》稱,港人應充分用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加強與內地的全方位合作,積極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之中,方有望早日突破經濟、民生等發展瓶頸,創富香江。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淩德 環球時報記者 盧長銀 杜海川】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