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轉身成“網紅”——探訪故宮新媒體團隊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3-18 10:49:41 | 來源: 人民網 |
紫禁城祥瑞APP呈現紫禁城裏的祥瑞符號。(受訪者供圖)
圖為故宮新媒體團隊部分成員。董潔旭攝
也就在這一兩年間,很多人突然發現,自己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經常能看到來自故宮的消息:春花冬雪的故宮美景,萌得可愛的故宮動漫,或深鎖宮中的某個院藏文物……這些新媒體的展示方式有著當代而文藝的一面,卻又都沒有破壞故宮獨有的韻味。
從西華門進入,經過寶蘊樓、金水河,穿過近半個故宮,來到一排紅墻圍繞的院子。
故宮新媒體團隊就在這裡辦公。
“我們希望找到一個小小的切口”
其實,在故宮內部,“新媒體團隊”的稱呼並不精準,他們更習慣於被稱作“資料信息部數字展示一組”,主要負責故宮的官方網站、微博、微信與APP等網絡媒體的策劃、發佈與運營。組員8人,都是清一色的“80後”。
2013年的《胤禛美人圖》是該團隊APP項目初試啼聲的作品。這是以一套12幅的清宮舊藏美人圖為基礎進行創作的,風格清雅別致,並不僅僅讓觀者欣賞到畫作,而是逐步引領他們走入舊時美人“品茶、觀書、沉吟、賞蝶”的日常生活,而美人周圍的傢具、擺設等也可以讓人一一點開。
APP項目負責人莊穎回憶稱,“我們希望找到一個小小的切口,從它深入進去,最終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故宮所蘊藏的更深層次的文化。”
《胤禛美人圖》上線兩周之後,故宮APP下載量就超越了20萬次,並且在當年獲得了蘋果APP Store“中國區2013年度優秀APP”。
團隊成員們也開始逐漸認識到,他們其實坐擁著一座寶藏。
隨後,《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韓熙載夜宴圖》《每日故宮》《故宮陶瓷館》和《清代皇帝服飾》等7款APP先後上線。與此同時,微信公號也在2014年初迅速上線。“我們要把塵封的珍寶擦亮,給大家驚艷。”組長于壯説。
“我們的終極目的是推廣故宮之美”
“有一種美,秒殺了時光,足夠讓我們停留。”2013年7月17日,“微故宮”社交媒體編輯郭珽第一次用“故宮博物院”的微博賬號,打下了這樣一行字,配圖內容是飛檐鬥拱的紅墻藻井和古樸滄桑的白玉石雕。
這條看來顯得不夠起眼的消息,在不經意間暗暗釋放出了一個信息:故宮博物院,這座以相對傳統的甚至有些故意與大眾保持距離的方式運行了幾十年的龐大機構,在一個眾聲喧嘩的網絡時代,開始願意放下身段,用流行的語匯與活潑的方式,與大眾並肩言歡。
“我們所出的所有內容都是基於故宮博物院現有專家的研究成果,雖然是做新媒體,但它的內容也要與當下故宮在學術研究上的綜合水準相匹配。”莊穎説,“我們的終極目的是推廣故宮之美,而不是讓自己變成一個網紅(網絡紅人)。”
“看不到真跡,對工作沒大影響”
去年秋天,故宮博物院慶祝成立九十週年,“石渠寶笈”特展以未曾被預料的熱度火遍全國,昔日安寧的武英殿前,擠滿了企圖一睹國寶真容的人們。
新媒體團隊的成員們雖然每日在做的都是與國寶相關的文化啟蒙與普及工作,他們也確實對大量珍品的底細如數家珍,然而,他們真正與紫禁城中收藏的那些稀世珍寶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實則少之又少。
迄今為止,故宮發佈過兩款以名畫為主題的APP,分別是《胤禛美人圖》與《韓熙載夜宴圖》。事實上,莊穎從沒有見過《胤禛美人圖》的真跡,因為它並沒有被公開展覽過。
作為項目負責人,副組長李瓊與莊穎對於工作所需信息的查詢,基本是以高清精細的電子版畫作和大量學術文獻為基礎,並附之以一些“非物質”上的文化傳承,比如故宮內部老先生們口傳心授的指導,“能不能真正親眼看到真跡,對於我們的工作幾乎不産生什麼影響。”莊穎説。
“在這裡,時間仿佛不一樣”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故宮,很多人都會選擇“迷宮”二字。它確實很神秘,容納著佔地72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和180萬件國寶文物以及更多的歲月滄桑。
文物收藏家張伯駒先生曾將大量珍貴的文物捐贈給故宮博物院,而面對那些在他手中有過或長或短時間停留的珍寶,他的形容是“煙雲過眼”。
事實上,如今在這裡工作的年輕人如莊穎也有類似的體會,“在故宮裏,時間仿佛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在這裡,幾十年是很短的,仿佛一下子就過去了,而我們要做的事情,好像幾輩子都做不完。但慢慢來,我希望大家再給故宮一點時間。”
“其實一切新生事物,就像我們今天沉迷的微博、微信、APP等,幾乎都是在一夜之間興盛,而它們也有可能迅速被某些東西替換。時代在變,但歷史和故宮卻永遠都在,只有它是永恒不變的。”莊穎説。
(據《中國新聞週刊》)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