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派琴譜《澄鑒堂琴譜》首發 獲評傳承古琴文化

廣陵派琴譜《澄鑒堂琴譜》首發 獲評傳承古琴文化

《澄鑒堂琴譜》首發儀式現場。宋宇晟 攝

 

中新網北京4月10日電(記者 宋宇晟)今日,《澄鑒堂琴譜》首發儀式在北京耘·劇場舉行。該琴譜再版主編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研究基地”鈞天坊創始人王鵬在現場表示,老琴譜再版“對中國古琴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澄鑒堂琴譜》為清初徐常遇及其子所著,後經其子校勘成書,傳世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是廣陵琴派迄今所見的最早琴譜,也是廣陵琴派五大琴譜中最具影響力的琴譜之一。其所記指法“探微洩奧,極古人所盡”又“嚴加考詳,審音辨調,附以己意撰成”,既奠定了廣陵琴派的演奏風格,又對廣陵琴派在琴界確立地位及擴大影響起到了重要作用。

 

廣陵派琴譜《澄鑒堂琴譜》首發 獲評傳承古琴文化

《澄鑒堂琴譜》首發儀式現場。宋宇晟 攝

 

中國書店出版社社長于華剛介紹稱,該琴譜此次再版參照了康熙年間精印版《澄鑒堂琴譜》,一函五冊,由廣陵琴派的重要傳人、廣陵琴社的第二任社長孫金綬擔任顧問,中國書店出版社與鈞天坊聯合出品。

 

談及再版《澄鑒堂琴譜》的意義,該琴譜再版主編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研究基地”鈞天坊創始人王鵬坦言,中國古琴老琴譜的出版其實涉及到古琴文化傳承的問題。他説:“無論當今社會如何變化,無論古琴將會走向何方,無論未來古琴的派別是否還依然清晰存在,老琴譜再版都對中國古琴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音樂學院雅樂研究中心主任楊春薇也稱,除了記錄古琴曲,古人還會把自己對琴曲的心得等都寫入琴譜中。“所以琴譜實際上是包含很多信息量的文獻資料,這也讓大家在今天可以通過琴譜去了解古人的精神去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