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孔子學院舉行歐洲區“漢字教學論壇”

倫敦孔子學院舉行歐洲區“漢字教學論壇”

倫敦孔子學院舉行歐洲區”漢字教學論壇”。(白天行 攝)

 

不少歐洲人認為漢語非常難學,漢字更是難中之難。因此,如何學習漢字一直是歐洲語言學界和漢語教學界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是普通的漢語學習者特別關心的問題。

 

12日,由倫敦孔子學院主辦,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協辦的歐洲區高端“漢字教學論壇”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舉行。

 

著名法國漢學家、法國榮譽國民教育漢語總督學、歐洲漢語教學協會主席白樂桑教授(Jo?l Bellassen)、德語區漢語教學協會會長顧安達博士(Andreas Guder)和包括牛津、劍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利茲大學、愛丁堡大學等全英主要中文系的漢語教學專家以及來自英國、愛爾蘭、匈牙利、比利時、韓國等9所孔子學院的50余名代表,濟濟一堂,共同研討漢字的教學方法。

 

倫敦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語言和文化系主任路茲·馬丁教授(Lutz Marten)歡迎各位嘉賓和學者蒞臨本次會議,他説,非常榮幸能邀請到這麼多重要的學者來參加本次會議。亞非學院是英國本土最古老的中文教學基地,今年又是亞非學院的百年校慶,因此舉辦這次會議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特別是目前漢語教學正在英國蓬勃發展,這次會議預示著英國和歐洲的漢語教學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

 

白樂桑教授作為本次會議的主講嘉賓首先做了題為《太初有字:作為第二書寫系統的漢語教學》的精彩發言。他從字本位的觀點出發,根據語言學習的經濟原則,提出漢字是漢語的獨特性所在,漢字的認讀和書寫應與口語的交際進行一定程度的區分,單獨進行,對歐洲學習者來説更為有利。之後,顧安達教授做了《漢字認知水準的一些思考》的演講。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的漢語教學專家宋連誼博士所做的《試論漢語教學的幾種模式》,深入介紹了亞非學院的漢字教學傳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資深講師宣力女士則介紹了《英國大中學校的漢字教學情況》,以及亞非學院中文系學生學習繁體字的情況。公開大學的闞茜博士就《漢字教學的遠程操練和師生態度》進行了討論。來自愛爾蘭都柏林學院大學的李嵐博士則就《非母語學習者實施漢字電子化教學的探索與分析》進行討論。

 

他們的發言引起了與會者的濃厚興趣,並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經驗對主講人的觀點展開了熱烈討論。

 

除此之外,本次會議上,還就歐洲各國對不同學習等級的漢字要求、電子學習對漢字教學有何影響和機遇、漢字學習者何時需要手寫漢字,以及缺少書寫訓練和評估對漢語學習者的影響等長期困擾漢字教學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最後,倫敦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副教授李鍔再次感謝所有參會者的精彩發言。她説,倫敦孔子學院是在英國成立的第一所孔子學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也是歐洲漢語教學歷史悠久的大學。借助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地利之便,倫敦孔子學院通過連續多年舉辦本土漢語教師培訓等活動,致力於推動英國本地漢語教學工作。本次會議則希望與歐洲大陸的漢學家有更深入的交流,將相關學術研究推向深入。白樂桑教授感謝東道主舉辦這次會議,他説,他認可孔子學院在漢語國際推廣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並樂意借助這個平臺將歐洲的漢語教學和漢語研究推向新的高度。(人民網倫敦電 白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