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編鐘複製樂器編排大型樂舞首演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4-15 11:50:58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武漢4月14日電 4月14日晚間,由曾侯乙墓出土古樂器複製樂器編排的大型樂舞《編鐘樂舞》在武漢首演,其後將在全球巡演。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編鐘樂舞》由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編鐘國樂團30多位演員出演。記者看到,根據曾侯乙墓出土古樂器複製的編鐘、編磬、建鼓、古琴、古瑟等十多件樂器“八音合鳴”,男女舞者長袖紛飛、列國征戰等場景,把觀眾帶回了兩千多年前的盛楚時代。
編鐘國樂團團長胡劍介紹,《編鐘樂舞》集聲、樂、舞為一體,編鐘現場演奏集中在第三篇章《八音合鳴》以及其他篇章中《求索》、《荊楚雄風》片段。
“舞蹈演員上場時以錄製的編鐘音樂代替,其他樂器,如建鼓、鳥架鼓、缶、十弦琴、五弦琴、瑟、竽等都是這次專門定制的,真實完整再現古代編鐘演奏場景。”胡劍説。
據了解,《編鐘樂舞》分為《千古絕響》、《樂舞阡陌》、《八音合鳴》、《楚韻韆鞦》四個篇章,數十個精彩片段。歌詞全都有出處可循,出自《楚辭》、《詩經:周南》和《古詩源》等。屈原的部分詩篇構成樂舞的核心,《桔頌》、《國殤》被譜成樂歌、祭歌;《哀郢》、《雲中君》的意境被譜成塤和篪的獨奏曲;《九歌:東皇太乙》、《招魂》、《東君》中有關樂舞的描繪,被編成《祭祀迎神》和《楚宮宴樂》片段。(完)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