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樂器銀行"正式上線
|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4-14 11:12:03 | 來源: 華夏經緯網 |

“樂器銀行”正式上線,整合全臺學校的閒置樂器,並配合維修中心,形成一個“樂器媒合維修交換系統數據庫”。
據台灣媒體報道,臺教育主管部門全球首創“樂器銀行”12日正式運轉,媒合各界捐樂器給偏鄉學校,並提供定點及巡迴維修服務,盼音樂教育擺脫貴族氣息,助偏鄉弱勢生圓夢。目前已募到100多件樂器,有民眾慨助偏鄉小學汰換40多年的老鋼琴。
去年12月,一群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小學的學童,身穿台灣地區少數民族服裝,突然聚集在台北101大樓4樓廣場的耶誕樹前。只見孩子人手一把提琴,用清亮樂音,奏出古典名曲卡農;知名小提琴家林昭亮接著現身加入演奏。這場快閃音樂會透過網絡瘋傳,讓很多台灣人感動落淚。
大家沒想到,台灣地區少數民族的孩童不只會唱歌,拉起提琴也如天籟。但他們怎麼有錢學?樂器又是哪兒來的?
親愛小學教師王子建、陳佩文夫妻,多年來不但教導台灣地區少數民族的孩子學提琴,還教他們制琴、修琴,將貴族音樂帶進深山部落,親愛弦樂團兩度獲全臺音樂賽特優第一名,有如神話。但並非每個偏鄉小學都這麼幸運,更多學校聘不到音樂老師、也沒樂器,孩子天分被埋沒。
為了圓偏鄉學童的音樂夢,臺教育主管部門全球首創、由實踐大學音樂學系承辦“樂器銀行─樂器媒合維修交換系統資源庫”,借由閒置樂器統整、民間團體及個人捐贈、樂器産業界支持等三方資源,達到樂器媒合、維修、交換三大目標。
臺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吳思華強調,樂器銀行除提供實踐大學定點維修服務,還會到各校巡迴維修。此外,每一件捐贈的樂器,都會貼上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條碼,未來捐贈者都可知道樂器流向。
計劃主持人、實踐大學教務長歐陽慧剛指出,樂器銀行去年底試運轉,至今3個月獲各界熱烈響應,包括新竹教大、實踐大學、基隆高中、光仁高中及許多民眾共捐贈100多件管弦、打擊樂器等。
歐陽慧剛説,包括屏東萬丹的興化小學、台東大武大鳥小學,都希望汰換已用了30到40多年的老舊鋼琴,已有多名民眾慨捐。樂器銀行會先請專人檢視樂器情況,若毀損太嚴重,就會婉拒。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