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香港需與時俱進 做好三件事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4-21 10:59:2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4月20日,香港交易所總裁李小加在內地、香港、台灣三地《經濟日報》聯合在香港主辦的財經高峰論壇上發言。中新社記者 譚達明 攝
中新社香港4月20日電(陳逸舟)香港交易所總裁李小加20日在內地、香港、台灣三地《經濟日報》聯合在香港主辦的財經高峰論壇上表示,香港金融市場仍具寶貴“軟實力”,需與時俱進,儘快調整定位和轉型。
今年以來,國際評級機構調低了香港的評級展望,又有一家調查機構公佈香港跌出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前三甲,落後於新加坡,市場開始出現悲觀情緒。李小加表示,在內地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香港為內地發展做了轉口貿易、直接投資和資本市場發展三件大事,為內地輸入大量資本。
李小加表示,現在內地“不差錢”了,資本開始雙向流動,香港仍有開放市場、法治環境、國際化的監管制度與市場體系、專業人才等優勢,可以做好新的三件事,一是幫助內地居民實現全球配置財富;二是幫助投資者管理在岸金融風險,內地金融市場尚未完全開放,香港可以提供平臺令內外資金可風險對衝;三是幫助內地實現商品與貨幣的國際定價。通過這三件事,香港可以為內地發展創造價值,也可以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港交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在同一場合表示,人民幣將在今年加入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持有人民幣的經濟體央行將從40多個增加到100多個,會影響固定收益和債券市場的配置。香港是離岸人民幣中心,不過債券市場並不發達,如果可以開通“債券通”,將會是很大的突破。
巴曙松表示,在SDR中人民幣的佔比為10.92%,其中貿易構成10%,而金融投資的貢獻不到1%,下一步如果要提升人民幣在一籃子貨幣中的比例,還需要靠金融國際投資的運用。所以,在國際市場中發的人民幣産品越豐富,越有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另外,當更多的機構投資者持有了人民幣以後,他們就會更加關心人民幣和中國經濟,産生新的需求。(完)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