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沿海民眾媽祖熱持續升溫

中國北方沿海民眾媽祖熱持續升溫

入夜後的中國北方媽祖文化中心河北曹妃甸蠶沙口村的媽祖廟前熱鬧異常。白雲水攝

 

每年一到陰曆三月,楊士革就開始忙碌起來,這幾年,他沒有過過一天清閒日子,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與他家相鄰的那個碩大的院子裏。

 

楊士革的家住在渤海灣畔一個叫蠶沙口的小漁村,自小,他就伴隨著海濤聲入眠,吃著渤海灣盛産的牡蠣、大對蝦和海螃蟹長大。

 

小時候的楊士革吃飽喝足後,經常在村子裏的一個破舊的老戲臺上跑來跑去,那時,他不知道,這就是他的祖上敬仰的媽祖廟。後來,楊士革説,由於從小就和媽祖結緣,大了以後,他成為媽祖文化的傳播者,和當地眾漁民一起,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奇跡般地復建媽祖廟及附屬建築。

 

媽祖即天妃,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這一信仰的主體據説是由真人真事演變而來的。如今,已經成為海內外沿海地區華人心目中的保護神和崇拜偶像。

 

在中國,從南到北,具有規模的媽祖廟有1500座左右,而與福建湄洲島媽祖廟隔海相望的台灣,規模較大的就有430余座,總體也超過1500座。媽祖已經成為溝通兩岸關係的和平女神。

 

讓楊士革感到驚喜的是,29日,媽祖誕辰日前夕(本月29日,陰曆3月23日),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等中國北方沿海5地的民俗專家學者齊聚蠶沙口,就北方媽祖文化相約“抱團”發展,成立了中國北方媽祖研究中心。此舉使當地沿海漁民的媽祖熱再次升溫。現在的蠶沙口已經是中國北方媽祖文化村和北方著名的民俗文化村。

 

“去年的媽祖文化節人山人海,27萬人差點擠爆我們這個小漁村。看來今年人數將會突破30萬人。”楊士革説。

 

在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媽祖文化學者尚潔看來,北方媽祖文化熱並不偶然,蠶沙口媽祖雕像塑造精美,國內難得。這裡的民風淳樸,對媽祖崇拜,是對媽祖文化的一種搶救性的保護,希望不久的將來,這裡也像天津天后宮一樣,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

 

當日,由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文聯組織編輯出版的《北方媽祖文化》叢書也同期出版發行。

 

“中國北方民眾媽祖熱,是在中國‘一帶一路’對外開放發展戰略大背景下的必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媽祖文化的共同話語體系、文化體系和信仰體系,是祖宗遺留下來的非常珍貴的文化財富,我們應妥善保管和利用這份財富,為我們的人民造福。”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副會長鬱立安如此表示。(完) 中新網記者白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