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發展古琴藝術不能“述而不作”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5-09 15:18:36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社北京5月9日專電(記者白瀛)“孔子説‘述而不作”,但對古琴音樂這樣一種比較獨特的傳統文化來説,加以詮釋性再創作的‘述作’是當代創造力的體現,有利於古琴藝術的發展。”古琴藝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吳文光8日在京説。
作為虞山吳派古琴音樂的代表人,吳文光近年專事琴曲的現代編釋,寫有管弦樂《離騷》《碣石調·幽蘭》《胡笳》《禹會涂山》,鋼琴與樂隊協奏《秋鴻》《大雅》《瀟湘水雲》,鋼琴獨奏《酒狂》《泛滄浪》《高山》《流水》,小提琴獨奏《烏夜啼》,大提琴獨奏《秋月照茅亭》等。
8日在京舉行的虞山吳派古琴藝術繼承與創新系列活動中,吳文光介紹,根據上世紀50年代古琴大家查阜西的統計,全國有160多種琴譜譜集、600多首不同名的琴曲,還有3000多首包括同名琴曲在內的曲目。其中大部分是“述作”作品,也包含著一些創作作品。
“古人留下的這個龐大曲庫非常重要,在繼承傳統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深化研究當代古琴音樂的‘述作’創新問題。”70歲的吳文光説,詮釋性再創作的“述作”可以從傳統的打譜形式中吸收精華並開放出未來之花。
據介紹,吳景略和吳文光兩代琴家用了幾十年完成了諸多傳統琴曲的打譜工作,並在形成了固定的演奏版本和現代記譜之後,吳文光2004年起著手將這些打譜版本進行了現代“述作”。
當天的古琴藝術繼承與創新系列活動展示了其詮釋性再創作的成果,邀請全國各派琴家代表演奏19首琴曲,如源於春秋伯牙、子期“知音”故事的雙古琴《流水》,歌頌屈原的唐音《離騷》,琴歌吟唱的蘇東坡《前赤壁賦》,加入西洋樂器豎琴的中國音樂史上第一本樂譜記載的琴曲《幽蘭》。
2003年11月7日,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二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2006年5月20日,古琴藝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