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僵屍般”經濟如何挽救 聽新當局如是説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5-10 14:59:59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據台灣《工商時報》報道,台灣出口經濟不振,新當局究竟如何挽救“殭屍般”的經濟情勢,準“閣揆”林全昨(9日)表示,短期措施只能救急且效果有限,必須有長短期措施搭配,改善結構提升競爭力,以創新、就業、分配三大支柱作為永續經濟發展重點。
林全昨天(9日)受訪時針對出口、景氣不振等嚴峻經濟情勢提出看法。他表示,出口不振與經濟不景氣有關,特別是與大陸的出口或景氣狀況密切相關,因台灣貿易對大陸佔比愈來愈高。
林全指出,外部需求不振,若要振興島內需求需要投資和消費。短期會為企業排除不確定因素路障,穩定供電、能源政策、環評等降低不確定因素,讓企業界放心投資。但財政赤字很嚴重,增加當局投資比較困難,通過當局支出和消費帶動經濟增長力度有限。
他表示,內需有兩大重點,一要增加創新性投資,二要提升內需市場競爭力。創新雖有困難但不能不做;提升內需市場競爭力也就是讓地方産業及中小企業提升附加價值,讓在地經濟振興,增加地方就業和地方消費,如此對整體所得可産生增加效果。但這二項都不會立竿見影。
至於台灣GDP難保一(1%增長率)的問題,林全指出,GDP也許是經濟生活改善追求的重要目標但非唯一目標,因此新當局不會把追求GDP增長當成唯一問題。(中國台灣網 盧佳靜)中國台灣網5月10日訊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