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力推家庭友善措施:改善家庭關係 促進跨代共融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5-10 11:05:01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資料圖片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近日表示,與不少較成熟經濟體的情況相近,香港正面臨家庭數目增加、家庭規模縮小及離婚率上升的趨勢。2015年,香港約有247萬個家庭,戶均2.9人。
據介紹,香港勞福局正多管齊下,幫助家中長輩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照顧家庭的需要,從而締造和諧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基石
張建宗在“家庭價值觀的兩代承傳:矛盾、挑戰和出路”論壇致辭時介紹説,香港家庭的數目由1991年的約160.2萬個,增加至2015年的約246.8萬個。每戶的平均人數則由1991年的3.5人,下降至2011年的2.9人,而2011年至2015年一直維持了每戶平均2.9人。
而在離婚率方面,香港由1991年的共6295件個案,上升至2014年的20019件個案。加上香港正步入人口急速老齡化的階段,以及伴隨著全球化趨勢而衍生的多元價值觀的出現,均帶來一定挑戰。
張建宗認為,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孩子成長的搖籃,也是青年人性格、價值觀念、處事手法甚至抗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和諧家庭是關愛、共融社會之本。
出招改善家庭關係
香港家庭的和諧快樂程度如何?香港婦聯年初的一項調查發現,香港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家庭生活快樂;但有27%受訪者認為家庭生活不快樂,主要由於入不敷出、家人很少見面及居住環境惡劣。香港婦聯秘書長陳春艷認為,工作時間長令父母難以與子女建立關係,促請特區政府推行標準工時、推動家庭友善措施以改善家庭關係。香港婦聯副主席歐陽寶珍補充道,家庭友善措施同時能釋放婦女勞動力,解決勞動人口不足問題。
據張建宗介紹,特區政府于2007年成立了家庭議會這個跨界別的高層次諮詢組織。自2013年起,要求所有的特區政府部門按照“愛與關懷”“責任與尊重”及“溝通與和諧”這三組家庭核心價值,評估各項政策對家庭構成的影響。他説,香港勞福局及社會福利署已多管齊下,加強幼兒照顧和課餘託管服務,以配闔家長的工作時間及支持有意重入勞動市場的婦女。
積極推動跨代共融
據介紹,香港勞福局正通過不同方式,務求全面支持父母乃至祖父母,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照顧家庭的不同需要,在更有利的條件下履行作為家長和長輩的天職,並推動跨代共融,以強化家庭的正面功能、締造和諧家庭。
在促進跨代共融方面,香港社會福利署於今年3月推出為祖父母而設的幼兒照顧訓練課程試驗計劃,以加強幼兒照顧,支持家長兼顧工作和家庭,推動祖父母長者終身學習及創造豐盛晚年。試驗計劃為期兩年,歡迎初生至6歲以下幼兒的祖父母或準祖父母參加,不設年齡上限,不拘教育程度,讓祖父母成為家庭環境內訓練有素的幼兒照顧者,完成課程後更可獲證書。(俞曉)
新聞推薦
- 犯錯、改錯、再犯錯、再改錯……這就是美國“對臺折騰律”!2025-02-18
- “沒有文化,何談産業” 臺媒痛呼:台灣的哪吒在哪?2025-02-18
- 大地上的追夢人——記開春後的在閩臺胞2025-02-18
- 國家電影局發佈!《哪吒2》22日起在港澳地區上映2025-02-18
- 閩臺親上親 融合向未來——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邁出更大步伐2025-02-18
- 遊戲、網文、影視劇……中國故事“出海”又出彩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