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春”首次唱響中華經典詩詞 古譜古韻煥新生

“上海之春”首次唱響中華經典詩詞 古譜古韻煥新生

李湫 攝

 

“上海之春”首次唱響中華經典詩詞 古譜古韻煥新生

李湫 攝

 

中新社上海5月8日電 (記者 陳靜)“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莘莊幼兒園合唱團娃娃們身著漢服與上海戲劇學院青年歌唱家李姣共同演唱的《人之初》,萌翻了全場觀眾;明強小學合唱團的少年們與上海樂界知名夫妻檔彬及琳組合以一曲清新雅致的《陽關三疊》,唱響了盛世唐音;9位妙齡少女身著旗袍,一曲《憶江南》靈動委婉令人動容……

 

約200名幼兒園萌娃、青少年和逾40名在各類重大賽事中嶄露頭角的音樂精英們8日晚攜手登上“上海之春”的國際音樂節舞臺,在民樂與鋼琴的伴奏下,以古音古韻演唱著中國古典詩詞,臺上古風古意濃,台下應和頻頻,漢唐晉宋間,觀眾們仿佛穿越了時空。當晚“風雅中華詩詞歌曲音樂會”舉行。“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如此大規模地推出中華詩詞歌曲演唱,尚屬首次。

 

“風雅中華詩詞歌曲音樂會”的總策劃——音樂文學家、上海音樂學院教師楊賽博士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風雅中國主創團隊將在海內外推出中英文雙語系列詩詞歌曲音樂會,向全世界推廣中華詩詞文化。他計劃先把中華詩詞演唱推向港臺地區和海外中國文化中心,並透露,目前已收到一些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邀約。明年5月,風雅中國將應台北市有關機構的邀請,獻演中山堂。

 

楊賽對記者介紹,中國古代詩詞原本就是唱出來的。《白石道人歌曲集》、《魏氏樂譜》、《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碎金詞譜》、《碎金續譜》和古琴譜中保存的近千首中國古代詩詞的曲譜,經過楊蔭瀏等三代譯譜專家的努力,其音高、節奏已被基本破譯,結合音樂文學的深度闡釋,音樂界對詩詞歌曲的冷暖明暗、遠近虛實、抑揚斷連有了更深理解。他説,這使得原本冰冷的俗字譜、減字譜、工尺譜煥發出新的生機,我們可以運用現代作曲技術、演奏技術和聲樂技術,讓寶貴的中華文化遺産重登音樂舞臺,讓人們體會中國詩詞獨特韻味。

 

演出中,青年歌唱家梁彬、王譯琳等以不同的形式演繹了李白、王維、白居易等多位詩人的《關山月》、《憶秦娥》、《子夜吳歌》多篇亙古名作,唱出來的中華經典詩詞煥發出攝人的魅力,引來聽眾的強烈共鳴。當晚,小朋友們還演唱了由翻譯家趙彥春翻譯的英文版《三字經》片段,更令觀眾驚嘆。

 

談及策劃“風雅中華詩詞歌曲音樂會”的初衷,曾在海外求學的楊賽説,留學時他就發現,古代詩詞深受海外華人喜愛,唐詩是海外“留二代”、“留三代”學習漢語的重要教材;幾乎每場小型文藝演出都有小朋友朗誦詩詞的節目。他曾在德國、比利時做過多場詩詞歌曲演唱表演,反響強烈。回國後,楊賽在上海音樂學院開設“中國音樂文學”課程,開始培養中國詩詞歌曲協同創新人才。

 

楊賽透露,中華詩詞的魅力也深深折服了如今的音樂精英們。近半年來,他們刻苦研習著此前從未接觸過的古韻旋律,並融入當代音樂與西方音樂元素,“近段時間來,上海音樂學院的琴房中中華詩詞的演奏和演唱不絕於耳。”他透露,本場音樂會演唱、演奏、排練、改編、導聆,都由師生共同完成的。

 

楊賽説,此前,風雅中國詩詞歌曲系列音樂會已在北京、上海高校等舉辦了數場演出。德國埃爾朗根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復旦大學等亦舉辦了數十場“風雅中國詩詞歌曲講唱會”。他説,本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上演之後,主創團隊將進一步推動中華詩詞歌曲進校園、進社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