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普”、酒文化及黨建——港青“北漂”那些事兒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5-17 10:42:38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記者齊湘輝)雖然從香港到北京工作已經8年了,一開口,曹肇棆還是對記者説:“辛苦聽我的‘港普’啦。”
語言是橫在每個“北漂”港青的第一個坎兒。在華爾街工作多年的香港女青年李恩佑2008年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北京,語言成為她融入內地的最大障礙。為此,她給自己買來許多中文書籍邊看邊讀邊寫,每天定時練習普通話和書法。兩年後,她已經能説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了。
而在印尼歸僑家庭長大的港青張立,雖説普通話不成問題,但選擇從香港到東北從事房地産事業的他,剛到瀋陽時仍經歷了語言帶來的第一個文化衝擊,“東北話只能聽懂一半”。
除了語言、內地不同城市的文化、環境等方面差異都曾經讓來內地發展的港青“頭大”。在中國人民大學求學的香港女生李曉惠剛來北京時一度很不適應:擁擠的學生寢室、授課老師難懂的口音……“一開始非常不適應啊,可是過了那一關,反而能感受到集體的樂趣。”李曉惠説。
作為港生,李曉惠本來可以申請條件更好的留學生宿舍,但她執意與內地同學同住:“不泡在這樣的環境裏,怎麼感受內地的文化?”
“生於香港、放眼中國”是許多港青選擇到內地追夢的態度,還有許多港青擁有優秀的海外留學、工作背景,仍執著地將發展的舞臺放到了內地,除了割捨不斷的家國情懷外,對內地發展機會的看好、彌補自身的視野缺失也是重要因素。
在美國長大、讀書、工作的80後港青何善恒,2007年因為CNN一則對中國熱情洋溢的報道,做出了來中國北方城市發展的決定。他説,當初只是簡單地覺得,如果連北京在內的內地城市都沒去過,“視野太狹窄了,國家觀念太缺乏了”,“希望以不同的角度認識不同的文化”。
就這樣,從不會説一句普通話,到現在開口略帶京腔,何善恒成功在北京創業,創辦了WE+聯合辦公空間。在他看來,這些最初的不適非常正常,是外來者在任何一個大城市打拼的必經階段。
除了語言關,初來乍到的港青還要面對內地各種不同的文化,比如酒文化。
身處素以飲酒豪爽著稱的東北,酒量不好的張立倒覺得內地酒桌文化“沒有那麼可怕”。他説,其實老老實實,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別人也不會勉強。內地人覺得酒品如人品,“關鍵是真誠”。
曹肇棆初到內地,是在一家國企任職。剛到任時,上司問曹肇棆能不能喝酒,曹答曰“能喝”,上司頓時笑了,隨後小聲告訴一頭霧水的曹肇棆,“在內地,你説能喝就是非常有酒量的意思,所以今後你可不能這麼説了。”曹肇棆現在説起這段往事,還忍不住嘮叨:“能喝不就是能喝的意思麼……”
得益於內地的歷練,曹肇棆説自己一頓酒堅持到最後不倒已不成問題,而且白的、啤的、紅的一起來,也不會醉倒。他説,內地酒文化僅僅是在內地與人交往的一個方面,學習適應後,更容易交流感情、敞開心扉。
曹肇棆坦言,這些歷練為他日後在內地獨立創業、開拓業務做了重要鋪墊。“如果有打算來內地創業的香港朋友,我真要建議他們不要一跑過來就幹,而是最好先到內地的企業歷練一兩年。”
無獨有偶,何善恒在創業之前也曾在一家國企工作。他説當時最鬱悶的是,談論時他一張口,他的內地同事就笑他:“你什麼都不懂。”
“我當時就想,要想在內地幹出一番事業,必須要懂國情。”何善恒説。
他選擇靜下心來傾聽、觀察。面對不同的語境,他決定入鄉隨俗:“如果不去適應,那何不乾脆回香港呢?”
前不久,他管理的WE+聯合辦公空間上海淮海站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建活動。他聯合淮海黨建群團以及多個科技創意品牌,將一場街道的黨建活動辦成了熱熱鬧鬧的科技親子活動,吸引了500多人參加,眾多家長帶著孩子體驗各種妙趣橫生的科技産品,度過了一個難忘的週末。
“當初淮海中路街道辦找到我,説要借WE+場地辦一場黨建活動時,我就琢磨,怎樣讓這樣的活動吸引人參加呢?我就找到了‘親子’這個點。”何善恒説,細細體味這樣的活動,其實很有意思。
“在北京待久了,南方人的生活習慣會被‘北方化’,而我也享受其中。”何善恒説,“北京是一座能包容南北差異的城市。”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