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工商界人士談兩岸交流:應珍惜兩岸良好的經貿成果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5-19 09:51:2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福州5月18日電 (林春茵 史兵)由台灣貿易中心組織的“2016年福州兩岸經貿交易會”參展團,18日亮相在福州舉辦的第十八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下稱“海交會”)。連續7年組團前來的台灣貿易中心主任陳英顯表示,兩岸在經濟層面彼此互相依賴,即便是島內政權移轉,也應該珍惜目前良好的經貿合作成果。
“大陸是台灣企業的福地,絕大多數的台資企業在大陸都發展很好。”陳英顯説,不少台灣中小企業首先在大陸市場獲得成功,才進一步走向世界,“尤其是大陸電商發展得特別好,我們台灣貿易中心也希望幫助台灣企業在電商領域搭上大陸的便車,加快發展。”
對於兩岸青年就業問題,陳英顯表示,當前台灣企業很重視年輕人在大陸的經驗,有大陸經驗已經成為當下台灣年輕人就業的重要優先條件。有一半以上的台灣年輕人認為,如果大陸有比較好的機會,他們都願意到大陸來就業。
“兩岸隔閡了半個世紀,好不容易有了今天正常交流的局面。”陳英顯説,由於台灣領導人的更換,大陸方面會有短期的觀望,但中長期的預期還是比較樂觀的。
“從經濟層面來看,兩岸是彼此互相依賴的,即便是政權移轉,也應該珍惜目前兩岸良好的經貿合作成果。”陳英顯指出,相信台灣新領導人有足夠的智慧,提出兩岸都能接受的政治主張,“我們也都在期待她傳達出的訊息”。
率33家台灣企業前來參展的台北市電腦公會副總幹事張永美告訴記者,透過海交會,去年已有6家台灣企業落戶福建,閩臺共同合作項目達到24個,涉及智慧城市、工商、教育、跨境電商等。
“希望通過閩臺企業合作,把台灣工業發展模式移植到福建,順應大陸工業智造4.0的大環境,閩臺合作面向大陸或國際市場。”張永美説。
張永美認為,兩岸民間經濟、文化互動不應與政治掛鉤,反而應加強進行,“兩岸同文同種,應該要齊力協力發展,面向國際競爭聯手打拼,創造兩岸人民好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據悉,本屆“海交會”有19個台灣商協會及機構團組參會,610余家台灣企業參展,規模更甚往屆。(完)
新聞推薦
- 賴清德即將竄美“朝聖”,“台獨金孫”又要慷慨解囊!2025-07-18
- 飛行2.25億公里來到地球 這塊石頭被拍出530萬美元天價2025-07-18
- 免簽“朋友圈”又雙叒叕“+1” 出入境旅遊“説走就走”更便捷2025-07-18
- 四句話,讀懂這五年商務高品質發展2025-07-18
- 感悟抗戰史詩!160余位駐華外交官參觀抗戰勝利80週年主題展覽2025-07-18
- 團結才能共贏 攜手方可共進——中國以高水準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流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