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狼真的來了,兩岸經貿關係又能奈何?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5-22 14:24:34 | 來源: 中評社 |
蔡英文的就職講話不承認“九二共識”,惡果立顯。從國臺辦與海協會昨日的聲明來看,中斷兩岸聯繫的烏雲已經密布,暴雨即將傾盆而至,這樣的兩岸政治氣候似乎無法逆轉。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1日應詢表示,只有確認堅持“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兩部門聯繫溝通機制才能得以延續。海協會負責人21日就今後兩會受權協商和聯繫機制應詢表示,我們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協商談判的主張和誠意不會改變。只要海基會得到授權,向海協會確認堅持“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兩會受權協商和聯繫機制就能得以維繫。
難度在於,蔡英文不可能妥協,陸委會與海基會就不可能發出承認“九二共識”的函件,那麼,原有的兩岸聯繫溝通機制立即中斷。
機制中斷之後,兩岸關係的安全系數蕩然無存,對峙與鬥爭將日夜困擾兩岸關係。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之下,兩岸經貿關係必然大受其害。
兩岸經貿關係如何處理?台灣經濟何去何從?將立即困擾台灣有識之士。在大陸,如何評估今後兩岸經貿關係的政策與效果,亦會出現很大的分歧。
民進黨有關人士一直認為,大陸游客少了可以靠日本及中東遊客來補充,大陸市場進不去可以靠東南亞市場、甚至印度市場來替代。總之,一副無知無懼的樣子。問題在於:日本也好,中東也好,印度也好,該來的早就該來了,不該來的就一定不來。日本經濟一直在衰退,中東政治動亂,印度自顧不暇,還到你這個遙遠的地方來撒錢?
撇開觀光來看更大的經濟問題。中國經濟儘管在放緩,但還是全球經濟最重要的發展動力。中國的市場、中國的資金,一定是世界經濟進步的要素,大陸經濟已經是世界經濟圈的主要核心。所以,台灣要脫離大陸經濟圈,要跑到其它地方去,一是跑不動,二是跑不開。當世界經濟離不開大陸的時候,台灣何以切斷關聯?
對於這樣的全球化大形勢、大趨勢,民進黨政治人物不太關心,也不願意關心,一旦談及這個話題,就用民粹的詞彙來抵擋。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告不久前對中評社指出,因為腦袋不清,或是意識形態作祟阻擋臺陸合資可能性,犧牲掉台灣IC設計産業的任何政治人物與媒體,都是台灣發展前景的罪人。2年內新政府若不開放大陸重要企業與台灣IC半導體設計産業,進行合資,台灣的IC半導體設計産業在2025年之前,很可能會消失。杜紫宸這樣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的,為了一黨之私,犧牲台灣經濟、犧牲民眾利益,絕對是台灣的罪人。
有專家指出,台灣當前的“民粹式”競爭性選舉民主體制,已經成為台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阻礙。我們認為,這一個論點,還需要時間來驗證、來判斷。但是,形勢的變化,越來越讓人看到了台灣選舉政治對經濟發展的破壞力。
在今後的台灣執政黨、執政者對兩岸經濟合作表示無所謂的時候,大陸要如何面對,如何思考,如何重新定位,實在令人矚目,也令人擔心。
不久以前,北京的中國網這個政府網站,刊載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傑的一篇文章, 其中提到對策:如果台灣經濟在今後四年內沒有任何起色,甚至發生大倒退的現象,民進黨四年後必然會被台灣民眾拋棄而下臺。事實上,正如我們以上分析的邏輯,台灣經濟的進一步沉淪是台灣既有的各個方面因素的綜合結果,並非某個黨派就可以輕易逆轉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蔡英文及民進黨短期可採取的操作策略是,即便短期內台灣經濟沒有起色,如果能夠與大陸簽訂有利於台灣經濟的兩岸服貿協議,就可以穩定住台灣選民對民進黨發展台灣經濟能力的信心,就保住了民進黨的執政權。這種情形就決定了台灣和大陸的經濟互動關係中,是大陸掌握了與台灣博弈的主動權,大陸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民進黨今後的命運。因此,大陸方面的博弈策略很簡單,承認“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是簽訂兩岸服貿協議的前提條件,否則就拖到台灣經濟徹底崩潰和民進黨下臺的時機。
張傑的上述觀點,當然是個人的觀點,目前還沒有形成大陸的政策。但是,絕對不要以為是書生之見。從三個方面來看,這樣的描述或者會成為大陸無奈的政策選項。
第一個方面:如果民進黨當局在完全執政的狀態下,為所欲為,用切香腸的方式實施法理台獨,造成兩岸和平發展現狀被顛覆,那麼,在政治的碰撞以及覆巢之下,經濟方面沒有完卵,馬政府與國民黨執政8年帶來的經濟穩定與發展局面,蕩然無存。這一點,甚至由不得大陸來做經濟決定。
第二個方面:如果兩岸民意被刺激,民粹主義抬頭,也將影響大陸對臺政策,加強與台灣進行經濟貿易合作的主動性、積極性,甚至合理性都被大大削弱。那麼。大陸一直在主張的兩岸分享和平發展紅利的政策效力大打折扣。
第三個方面:如果國臺辦、海協會完全與台灣官方切斷關係,那麼,兩岸政府之間早前達成的經貿協議,再多也是一張白紙!
在三個方面的夾擊之下,大陸不得不採取非正常的用經濟手段來遏制台獨、遏制民粹的局面就有可能發生。如是,台灣之不幸,大陸之無奈,兩岸人民的遺憾。對於這樣的可能,兩岸有識之士要有判斷的能力,但是更加需要化解的決心與智慧!(中評社電 評論員 鍾維平)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