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將近七成理財資金投向實體經濟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5-23 09:46:58 | 來源: 新華社 |

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佈的《2015年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有15.88萬億元的理財資金通過配置債券、非標資産、權益類資産等方式投向實體經濟,佔理財資金餘額的67.09%,比2014年增加5.17萬億元,增幅為48.27%。
這份在廣州舉辦的“2016年兩岸四地銀行業財富管理論壇”上發佈的報告稱,受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等因素影響,傳統銀行理財收益率已持續下降至“3”時代。銀行理財業務正面臨收益與風控的“雙挑戰”,急需創新多樣化産品,尋求風險調整後的收益最大化。
來自中國銀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銀行業理財産品規模保持高速增長。2015年末銀行理財産品餘額達23.50萬億元,較上年增加8.48萬億元,同比增長56.46%。從資金來源看,個人投資者仍佔主體,機構佔比顯著提升。個人理財全年總募集101.49萬億元,佔比64.07%。
從資金運用情況來看,投向實體經濟的理財資金涉及國民經濟90多個二級行業分類,其中投向土木工程建築業、公共設施管理業、房地産業、道路運輸業、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的佔比為46.42%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説,我國銀行業理財産品規模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也面臨三方面挑戰:一是利率完全市場化,過去以市場化利率為收益率的類存款業務失去存在的基礎;二是實體經濟增速換擋,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實體經濟的收益率下降而風險增加,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下降;三是監管層更加審慎,風險管控壓力加大。
報告還指出,銀行理財業務應以打破剛兌為目標,推進産品凈值化發展為主要手段。同時,加強投行與資管業務聯動,以人民幣國際化為重要抓手,融入全球資産管理行業競爭大格局。(王凱蕾、劉勇)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