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創新領域合作新機遇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5-30 09:49:0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國的‘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為王,科技領先,為身處美國矽谷的創業者和初創公司創造機會,也為中美創新合作提供新機遇。”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歐美同學會海歸創業學院(矽谷)執行院長孔德海如是説。
5月份,在位於北京南池子的歐美同學會百年會所內,美國矽谷30個創業團隊與海歸創投聯盟對接。他們都是第六屆“贏在21世紀”北美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的優秀團隊,帶著生物醫藥、硬體職能、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和跨境電商等8個項目,與國內數十個風投現場路演對接。
擔任創業大賽執行長的孔德海今年已是第二次帶著他的團隊回國。大賽舉辦6年來,200多個團隊的創新技術在中國獲得投資並落戶。其中,劉自鴻創辦的柔宇科技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中國成長最快的10個獨角獸公司之一。
在矽谷所在的舊金山灣區,多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美國華人學者和科學家以他們的切身體會,表達了對中國政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期許,並十分看好中美創新合作的前景。
9年前,劉誠創辦了美國優瑞科生物科技公司,專攻腫瘤技術研發,先後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合作,其針對細胞內靶點研發的腫瘤免疫治療技術目前世界領先。
頻繁來往中美兩地的劉誠説:“現在感受到的最大變化,是國內創新的時機和火候到了。前幾年是技術複製,以跟上國際為主,現在必須有獨特、創新的技術和産品,才能在中國立足和發展。”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世界食品中心中國項目主任、生物與農業工程系教授、美國農業部西部研究中心研究員潘忠禮認為,“‘十三五’規劃強調創新驅動,我的理解是以創新推動整個科學技術及産業的發展,從而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
在潘忠禮看來,“美國農業和食品領域的科學技術相對超前,源於科學技術的創新。美國農業部資料顯示,在農業科技研究每投入一美元,就能産生經濟效益20多美元,説明創新驅動經濟非常重要。”
“中美合作的一大機遇是‘創新’”,美國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説,“現在我們面臨最好的時機,美國是創新源地,中國國內有創新政策和大好形勢。”
近年來,利用美國創新技術或國內資金在美國孵化,推動項目到中國落地的創新模式已開花結果。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物與農業工程系教授張瑞紅把農業和食物中的有機廢棄物通過厭氧發酵辦法生産再生能源和有機肥料的研究成果,潘忠禮研發的紅外加熱技術和催化技術,都已在中美兩地開始示範和産業化。
張瑞紅説,“這些研究成果和專利技術都體現了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在保護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的同時,又創造了就業機會。”
此外,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陸續在美國成立了創新中心,加快以産品為導向的研究,加速中國創新人才的培養。在“贏在21世紀”北美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發起者、美中高層次人才交流協會幫助下,中國在矽谷成立了第一個孵化器。張首晟則于3年前同其學生一起創辦了丹華資本,以國內的資本專注于投資美國最具顛覆性的科技成果。
中國的“十三五”規劃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新技術、新産業發展,接受記者採訪的學者均對中美創新合作的前景表示極大期待。(中新社舊金山電 記者 劉丹)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