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早年在澳門的軌跡
編輯: 章文君 | 時間: 2016-06-27 17:20:22 | 來源: 海峽飛虹 |
孫中山的家鄉翠亨村與澳門相距僅37公里;13歲時他經由澳門乘船前往檀香山大開眼界;孫中山從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後,曾于1892年9月至1894年1月前後在澳門短暫行醫。可以説,澳門是孫中山邁向世界的門戶和踏進社會的舞臺。
澳門社會對孫中山的幫助
早在孫中山香港求學期間,他常常利用週末假期前往澳門與好友楊鶴齡、陳少白、尤列聚會,交流反清的革命思想,期間常為澳門華商診療疾病。孫中山的醫術得到大家的認可,也為他日後得到澳門華商的幫助奠定了基礎。
鏡湖醫院舊貌
孫中山從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後想進入鏡湖醫院擔任華人西醫師。由於鏡湖醫院由華人設立,向來以中醫中藥施治疾病,對西醫西藥持懷疑態度,所以頗有難度。澳門華商盧九、何連旺、曹善業、吳節薇等人助孫中山一臂之力盡心引薦,孫中山本人也反復申請,並聲明“充當義務,不受薪金”,鏡湖醫院破例聘用。孫中山由此成為澳門第一位華人西醫。
孫中山進入鏡湖醫院之後,儘管醫術高明,但華人社會對孫及其西醫西學多持懷疑態度。為此,華商領袖不遺餘力,以各種方式積極推介孫的人品和醫術,其中包括在《鏡海叢報》刊登廣告。漸漸的,孫中山以“神乎其技”的醫術獲得廣泛的讚譽。孫中山由是聲名大振,慕名病患日多,其醫務發展迅速,異常忙碌,被稱為國手。
鏡湖醫院今貌
在鏡湖醫院擔任義務醫席不久,1892年12月18日,孫中山為拓展醫務,托香山籍華商吳節薇擔保,向鏡湖醫院借錢開創中西藥店一間。此時澳門華商曹有、曹善業父子等欽佩孫中山的贈藥善舉,對“立竿見影”的西醫也頗為熱衷,除了“知見”孫中山“揭銀”外,還將澳門草堆街80號提供給孫中山作為居住與贈醫之場所,並給予資金支持,見證和參與了中西藥局的籌款、選址及開辦。經過半年多的籌備,中西藥局于1893年7月底“開市”。孫中山的醫務發展更為順遂,他在藥局診症,在街外贈藥,診金收入也頗為可觀,“一年的醫金收入計算一下,竟有一萬元之多”。
然而,孫中山這樣一位年輕華人西醫,竟然被稱為“國手”,而且病患盈門,對鏡湖醫院乃至澳門的中醫是一種巨大的衝擊與壓力,招來葡醫以及中醫的排擠、忌妒。同時,此時的孫中山、陳少白、尤列等經常聚于澳門楊鶴齡寓所,談論時政,“所談者莫不為革命之言論,所懷者莫不為革命之思想,所研究者莫不為革命之問題”,而支持孫中山“懸壺濟世”的華商曹有、曹善業、盧九、何連旺、吳節薇等人因擁有資財,捐有官銜,深得清政府“眷顧”,對孫中山改造中國的政治言論“心有疑慮”,反應冷淡。孫中山漸漸覺得在澳門無法施展其抱負,在種種原因之下,1894年1月前後,孫中山離開澳門赴廣州另創門面。
孫中山對澳門社會産生的影響
孫中山早期在澳門的活動,無疑給鏡湖醫院乃至澳門華人社會帶來了另一種意義的“革命”:一方面,孫中山在澳門的醫務實踐,推動了西醫在澳門的傳播和普及,啟動了鏡湖醫院向醫療現代化的轉型,孫中山早期在澳門的活動之於鏡湖醫院的發展乃至澳門華人社會的開放,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孫中山在澳門“始知有一種政治運動,其宗旨在改造中國”,他所鼓吹的“改造中國”的“政治言論”,對新一代華商及華人青年轉向支持或參與革命産生直接影響。他離開澳門後所從事的波瀾壯闊的革命事業,以及中國內地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則將澳門華人的政治視野帶至更廣闊的天地,尤其是更加關注祖國的前途和命運。
孫中山早年在澳門的行醫及革命言行皆為其以行醫為入世之媒的表現,一年多的短暫行醫後,他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去實現他振興中華的理想。
參考文獻:
林廣志:《澳門華商與孫中山的行醫及革命活動》《歷史研究》2012年第1期
欄目簡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海峽飛虹中文網攜手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特別策劃推出《聲音檔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的日子,我們梳理中山先生親歷的歷史事件,為您講述民國的史事與人物,緬懷中山先生的歷史功勳。孫中山先生曾説過: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