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特”料7日登陸台灣 為近20年強度第四台風
編輯: 李邵鵬 | 時間: 2016-07-07 14:50:0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尼伯特”來襲前,台北雲彩詭譎變幻。(台灣《聯合報》/林俊良 攝)
中新網7月7日電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強颱風“尼伯特”直撲台灣,預估7日下午暴風圈就會接觸台灣東部陸地;7日入夜至8日淩晨,颱風中心將從台灣花蓮、台東一帶登陸後穿台灣島而過,全台灣都可能籠罩在暴風圈內。台灣“氣象局”説,“尼伯特”是近20年來第四強的颱風,且撲臺前可能持續增強,對臺造成“嚴重威脅”。
7日,台灣花蓮縣、台東縣上午照常上班上課,午後情況則在7日上午宣佈。島內其餘縣市則照常上班上課。
台灣“氣象局”6日發佈海上、陸上颱風警報,根據6日晚間最新數據顯示,“尼伯特”中心位置在花蓮東南方約63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19轉26公里的速度,向西北西朝台灣移動,中心最大風速達到每秒58米(17級風),瞬間最大陣風甚至達每秒73米、17級風以上。逾11級風就可能造成建築物危害,17級風可吹破玻璃。
總雨量預估部分,平地以花蓮上看500毫米最多,宜花山區估可達900毫米;台灣中、南部平地最多約400毫米、山區可達800、900毫米;台灣北部山區則上看700毫米。由於今正值大潮,“氣象局”預報中心技正陳怡良也提醒,沿海以及低窪地區都要慎防淹積水。
台灣“氣象局”預估,今晚到明天一整天是颱風影響最劇烈的時間,全台灣都要小心強風豪雨,東部尤其首當其衝。陳怡良表示,整個東半部都有機會成為颱風中心登陸點。因“尼伯特”路徑不停往南方偏移,如果路徑再南偏,受地形影響,風雨也不排除影響到週六(9日)。
根據台灣“氣象局”資料統計,“尼伯特”是1995年後強度第四大的颱風,第一名是2013年的“海燕”颱風,近中心最大風速達到每秒65米、第二名是2010年的“梅姬”63米、第三名是1995年的“奧斯卡”60米,“尼伯特”與2013年的“天兔”、2005年的“海棠”以及1998年的“瑞伯”名列第四強。
“天兔”曾造成台灣東北部、東部多處土石流,房屋被土石流衝垮;“海棠”颱風降下驚人豪雨,台灣南部嚴重淹水、高雄、屏東溪水暴漲沖毀橋墩;“瑞伯”颱風共造成全台灣28人死亡、10人失蹤及27人輕重傷,房屋全倒4棟、半倒16棟。
新聞推薦
- 臺媒:臺陸委會擬“修法”限制台灣民眾申領大陸居住證2025-02-19
- 開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 這場重磅會議還釋放了哪些信號?2025-02-19
- 《關於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將於3月1日起正式實施2025-02-19
- 全球第一!《哪吒2》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2025-02-19
- 中國大片熱映海外!“跟著電影遊中國”啟動2025-02-19
- 犯錯、改錯、再犯錯、再改錯……這就是美國“對臺折騰律”!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