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工程全線貫通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9-27 15:39:1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9月2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建設進入收官之戰,上午11時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在橋上宣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工程全線貫通。圖為港珠澳大橋九洲航道橋採用“風帆”造型。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建設進入收官之戰。27日上午11時,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在橋上宣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工程全線貫通。隨著橋梁工程的貫通,下一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將全面進入島隧工程項目最後的總決戰。
港珠澳大橋的鋼結構橋梁。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曾被英媒《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三地連接線及口岸。其中,主體工程包括22.9公里的橋梁、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連接隧道和橋梁的東西人工島。主體橋梁又包括青州航道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九洲航道橋三座通航斜拉橋和20公里的非通航孔橋。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之後,珠海和香港兩地的通行將從過去的陸路3、4個小時,水路1個多小時,壓縮到30分鐘的車程。
作為世界上最長的鋼結構橋梁,港珠澳大橋僅主梁鋼板用量就達到42萬噸,相當於10座鳥巢或者60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
圖為連接隧道和橋梁的人工島。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圖為港珠澳大橋青州航道橋採用“中國結”造型。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圖為港珠澳大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採用“海豚”造型。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在景觀設計上,港珠澳大橋三座通航斜拉橋各具特色,其中青州航道橋橋塔採用了簡潔的“中國結”造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的三座橋塔則為海豚造型;最靠近珠海情侶路的九洲航道橋是風帆造型,三種不同造型的橋塔成為了港珠澳大橋的標誌性景觀。
據悉,港珠澳大橋橋梁工程建設自2012年7月施工單位進場以來,歷時4年多,産生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裝備,在多個領域填補了中國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空白,形成了走向世界的“中國標準”。
九洲航道橋橋塔的安裝採用整體豎轉提升方案,也屬中國首創,填補了用提升支架整體提升,滑移滑道豎轉方式安裝上塔柱領域的一項國內空白。
江海直達船航道橋三座海豚塔的安裝則採用兩台大型浮吊船協同作業,將2000多噸的鋼塔在海上實現空中翻轉,最後精確定位在承臺上,其整個吊裝工藝的研究歷時兩年,歷經艱險,屬世界首創。
在解決海上橋梁的耐久性問題上,科研人員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並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提出了“港珠澳模型”等一系列防腐防震措施,系統地保障了港珠澳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達到120年。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行政總監韋東慶表示,目前,港珠澳大橋橋面鋪裝和交通安全設施施工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下一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將全面進入島隧工程項目的建設。
新聞推薦
- 蔡奇出席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07-11
- 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2025-07-11
- 文明互鑒·藝術交融!慶祝中意建交55週年藝術特展綻放中意文明對話之光2025-07-11
- 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季在廈門啟幕2025-07-12
- 中國腦圖譜研究系列成果集中發佈 珍貴數據供國內外學者研究2025-07-11
- 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活動成果豐碩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