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七仙女”的新年願望:將黃梅戲唱響海外

“這次去印度參加‘中印旅遊年’交流演出,希望我的表演能讓印度民眾記住黃梅戲,愛上中國傳統戲曲。”“90後”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青年演員袁媛12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國國家旅遊局在印度舉辦的“中國旅遊年”將於1月14日正式拉開帷幕。期間,由50余位安徽黃梅戲演藝人員組成的表演團隊將為當地民眾奉獻一場《天仙配》戲曲大餐,袁媛擔任女主角“七仙女”。

 

多年來,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先後到過美國、法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袁媛介紹道:“劇院每年至少會有三四次像這種比較大型的出國演出,為青年演員提供了很好的出國鍛鍊機會。”

 

“每次出去演出,劇場都會座無虛席,不僅是華人華僑,也會有外國戲迷。他們雖然聽不太懂,但知道這是中國傳統藝術,便會好奇地前來觀看。”袁媛還説,國外的觀眾很少有提前離場的,並且在每次演出結束之後,都會有長達十分鐘左右的掌聲。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源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一帶的採茶調,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代表作《天仙配》、《女駙馬》等名揚海內外。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走路會隨口哼上幾句,這已經成為袁媛的“職業習慣”。她説:“自小學二年級誤打誤撞業餘學黃梅戲算起,跟黃梅戲相伴也有十多年了。”袁媛説起戲來頭頭是道:“黃梅戲在整個戲曲行業裏發展還算比較景氣的,這與黃梅戲通俗易懂、好聽好看的劇種特色以及政府的支持分不開。”

 

此次去印度演出的便是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推出的新視覺黃梅戲經典《天仙配》。

 

眾位仙女衣袂飄飄,從天而降;槐蔭樹開口説話,為董永、七仙女做媒……這些在傳統舞臺演出時難以實現的場面,在新版本中都可以看到。袁媛認為:“不管是3D技術,還是LED大屏的運用,都是利用現代科技對古老戲曲進行的一次有益改革嘗試。”

 

袁媛表示,今年3月份左右,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將推出新劇《唐詩宋詞》,以情景演唱會的形式給觀眾演繹出不一樣的“唐詩宋詞”。

 

也正因為黃梅戲,袁媛與丈夫梅院軍相識相知。臺上,他們是《天仙配》裏的神仙眷侶“董永”和“七仙女”。

 

作為黃梅戲新生力量,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有壓力,但我們也相信自己絕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袁媛稱,雖然前輩是很難超越的,但他們一定能演繹出屬於自己這個時代的“董永”和“七仙女”。(完)

作者 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