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彌補人力 服務産業迎來變革

機器彌補人力 服務産業迎來變革

1月11日消息,上海首家機器人拉麵店近日現身北外灘商圈,做拉麵、刷盤子、聊天樣樣在行,吸引了不少嘗鮮者。據悉,該拉麵店的兩台機器人分工明確,從下面、煮麵、到往碗里加湯、盛面、加料等一系列動作十分流暢,平均90秒一碗。...

 

中新網1月13日電 台灣《旺報》13日文章稱,許多專家預言機器人將帶來一波生活及産業的變革,雖以目前科技來説,機器尚未能完全取代人力,但正在改變許多産業,像是上海部分醫院已採用自助繳費掛號機,而電影院從網絡訂票、終端的自助取票機取票模式,也成為民眾電影購票主要管道。

 

文章摘編如下:

 

好萊塢電影《21點》情節中,人臉辨識系統的研發,導致賭場保安的崗位受威脅,可見機器取代人力的話題早不是新鮮事,雖多數職位上的人力尚未能被取代,但機器已解放不少産業的勞動力。

 

機器人運用最廣泛地方是製造業工廠,在大陸《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就是要展開一波製造業智慧化,全面升級,以增加生産效率及對工廠流程更準確地監控,也緩解人力成本上漲壓力。

 

日前在美國舉辦的最大消費電子展CES中,無人車是科技新焦點;有專家認為,以目前來説,無人駕駛可能要等到2030年甚至2050年才可能實現,但不可否認對汽車産業已構成變革;美國谷歌、大陸的百度等網絡巨頭都投入無人車研發,當技術變成汽車産業價值核心後,傳統汽車品牌價值將面臨挑戰。

 

大陸創投業人士表示,整體來説,談機器取代人力還是言之過早,目前主要是彌補過去人力不足的部分,一方面降低産業的成本,一方面提升效率,雖破壞原本産業價值鏈,但對社會來説是好現象。

 

像是要在大陸看醫生難,特別在流行感冒肆虐時,得苦等數小時,掛號、繳費都需大排長龍,因此上海許多醫院已開始導入微信掛號,民眾可在在線監測就診號,並使用自助繳費機繳費。

 

而這種網上連接線下終端的模式,在電影購票上已相當普及,有報道指出,上海各大影院的票房中,約8成來自網絡購票平臺,有部分個別電影院甚至達9成以上。有臺商就曾提到,網絡衍生出的各種服務發展,像看電影,可以從網絡上先購好票,省去排隊時間或是避免票售罄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