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啟動全面吸引外資戰略 主要吸引中日印資本

2016年1月16日,美國和歐盟宣佈,根據伊核問題全面協議,解除對伊朗相關經濟制裁。多年來緊張的美伊關係出現緩和跡象對兩國的經貿關係有何影響?而隨著伊朗總統魯哈尼口中伊朗經濟“轉捩點”的到來,伊朗這一油氣大國重返國際市場又會給本來就很低迷的石油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美解除對伊制裁後第二天

又實施新制裁

 

1月16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宣佈,國際原子能機構當天發佈報告,證實伊朗完成了開始執行伊核全面協議的必要準備步驟。

 

所謂伊核全面協議由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在2015年7月14日達成。當年10月18日,伊朗政府著手拆除大部分鈾濃縮離心機,削減濃縮鈾儲量,並改造阿拉克重水反應堆。隨著此番國際原子能機構“驗收”完成,伊核全面協議1月16日開始正式執行,國際社會相繼解除針對伊朗的相關制裁。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裏尼和伊朗外長扎裏夫1月16日晚在維也納宣佈,隨著伊核全面協議當天進入“執行日”,與伊朗核問題有關的經濟和金融制裁得到解除。美國白宮16日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簽署行政命令,根據伊核全面協議規定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就在制裁被解除的當天,伊朗釋放4名伊朗裔美國人,包括2014年7月因間諜罪指控逮捕的《華盛頓郵報》記者瑞扎亞。與此同時,美國也釋放7名伊朗人。這7人全部出生在伊朗,其中6人擁有伊朗和美國雙重國籍。此外,美國還撤銷了國際刑警對14名伊朗人的通緝令。

 

隨後,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裏證實,美國將向伊朗支付17億美元賠償,以了結一筆30多年前的舊賬。上世紀70年代末伊朗革命爆發前,美伊曾達成一筆高達4億美元的軍事裝備採購協議,後因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兩國交惡而未能落實。按照克裏的説法,美方將根據雙方和解協議償還本金4億美元,並支付13億美元利息。

 

解除經濟制裁、換囚、還賬,似乎就在一天之中,美國與伊朗的關係流露出走向緩和的跡象。但也就在一天之後,美國財政部的一則聲明又給兩國關係潑了一盆冷水。

 

美國財政部1月17日宣佈,對與伊朗2015年10月和11月兩次彈道導彈項目有關的多個企業和個人實施制裁,原因是這些企業和個人被指運送包括碳素纖維、導彈零部件等關鍵技術材料到伊朗。當然,已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以“彈道導彈試射”為由的新制裁措施,與此次解除的有關核問題的國際制裁是兩回事,而且由於其主要針對企業與個人,與已被解除的經濟制裁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

 

美國解除了哪些針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據新華社報道,根據伊核全面協議,美國將放開對伊朗個人和組織金融往來限制,放開交易伊朗貨幣裏亞爾,放開交易伊朗主權債,並立即解除了對伊朗銀行業、船運業、鋼鐵業的制裁。那麼具體而言,美國到底解除了哪些針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其實,美國此次僅解除了與伊核問題相關的制裁,但美國仍保留對伊朗的諸多其他制裁,這也意味著美國公民和企業還不能與伊朗進行貿易往來。有美國中東問題學者指出,這使得美國企業成為伊核協議的最大輸家。

 

不過,協議還是允許美國進口毛毯、魚子醬和開心果等“伊朗特産”。同時,美國也可以向伊朗出口商用飛機,這無疑對波音公司是一大利好。而藥品和一些民用科技産品也被允許出口到伊朗,但在裝運之前,大多數企業需要獲得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産管理辦公室的豁免證書。

 

此外,美國禁止外國與伊朗貿易往來的“次級制裁”將自動解除。所謂“次級制裁”指的是自2003年伊核問題成為國際焦點以來,美國不僅對本國企業和個人發佈了一些與伊朗相關的禁令,還對其他國家與伊朗做生意的企業、個人予以“封殺”。

 

隨著伊核協議進入“執行日”,這些被解除的“次級制裁”條款包括:金融領域和銀行業相關制裁,包括與伊朗中央銀行的往來;保險、再保險等行業的制裁;對伊朗石油、天然氣和石化等行業的制裁;與伊朗船務公司、造船廠以及港口經營方做生意的制裁;對伊朗黃金和其他貴金屬行業的制裁;對伊朗石墨、鋁、鋼鐵、冶金用煤以及一些商業軟體領域的制裁;對伊朗汽車行業的制裁,以及對上述領域提供關聯服務的制裁。

 

美國還曾把不少與伊朗核計劃相關的個人和企業列入“黑名單”,隨著制裁解除,美國刪除了這一名單上約400個企業、實體以及個人的名字。此外,美國還解凍了伊朗此前被凍結的海外資産。

 

伊朗重返國際石油市場

油價再受挫

 

伊核全面協議實施使得伊朗全國為此歡欣鼓舞。伊朗總統魯哈尼發表講話表示,“這對於伊朗經濟是一個轉捩點,伊朗將迎來自己歷史上的金色篇章,將有更多的財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和創造促進本地區的穩定和安全。”

 

根據媒體報道,伊朗至少可以獲得1500億美元的解凍資金,並可以購買急需的從汽車到飛機的所有零部件。不僅如此,伊朗正在全面啟動其吸引外資的戰略,主要以吸引中國、日本、歐盟和印度的資本為主。

 

針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解除後,伊朗的油氣行業無疑將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伊朗油氣將重返國際石油市場。伊朗擁有世界第一大天然氣儲量和世界第四大石油儲量,但在西方經濟制裁下,伊朗當前的原油日出口量只有110萬桶。伊朗方面先前表示,西方經濟制裁解除後,伊朗原油日出口量將在數周內增加50萬桶,並在一年內增至210萬桶。今後在外資的幫助下,其原油産量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而全球兩大能源巨頭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和道達爾石油公司的高管已經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與伊朗國有油企展開接觸。

 

對於伊朗重返國際石油市場,國際油價首先做出“回應”。1月16日伊朗經濟制裁被解除的當天,布倫特原油早盤一度跌至每桶27.67美元,創下2003年來最低水準。有分析認為,隨著伊朗重返國際石油市場,油價可能會從當前每桶不足30美元“跳水”至20美元,而因油價暴跌致收入銳減的世界最大産油國沙特阿拉伯,恐怕將採取一切措施阻止伊朗重新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記者 陳惟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