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天文學家發現最大的“恒星行星系”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1-28 11:18:32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該行星圍繞恒星運行一週大約需要100萬年。(圖片:BBC中文網)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28日報道稱,澳大利亞天文學家説,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恒星行星系”,由一顆恒星和一顆巨大的行星組成,行星圍繞恒星運行一週大約需要100萬年。
發表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的報告説,這顆行星由氣體組成,距離恒星大約1萬億公里,是地球所在太陽系矮行星冥王星到太陽距離的140倍。這顆行星被稱為2MASS J2126-8140,品質大約是木星的12到14倍。
這次發現的“恒星行星對”相距遙遠,創下了紀錄,是先前發現的“恒星行星對”最遠相距距離的三倍。科學家説,近年來發現的這類恒星與其相伴行星距離如此遙遠的星系並不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學家西蒙·默菲博士表示,發現距離其母恒星如此遙遠的低品質行星,令人驚訝。
天文學家是在對距地球相對較近的年輕恒星和棕矮星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這個星系的。研究人員首先發現這兩顆星體到地球的距離都是大約100光年,隨後通過運動軌跡分析發現他們在協調運動。
默菲博士説,這兩個星體大約在1000萬年到4500萬年前形成,生存環境的密度不高,結合力薄弱,任何臨近星體都可能完全影響他們的運行軌道。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的主旨講話2025-05-13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標識2025-05-13
- 海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會會議在京召開2025-05-13
- 中方: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2025-05-13
- 第3屆“彩雲之約”海外臺胞雲南行系列活動在昆明啟幕2025-05-13
- 祖國好,台灣才能好——兩岸學者談中國式現代化與台灣未來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