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説“猴”:長壽的象徵 有官場升遷寓意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1-29 16:14:17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美猴王 皮影 陜西省群眾藝術館收藏
福到猴年 剪紙 申沛農作
雙猴獻壽 布藝 陜西寶雞 李寸松收藏 許涿攝
楊志忠作 許涿攝
代表申年的生肖是人們喜愛的猴子。在中國古代,常將猿猴連稱,人們喜愛猿猴,還因為古人將它視為長壽的象徵。《抱朴子》一書中就有“猴壽八百歲”的記載,伴隨長壽的自然是安詳平和,生活幸福。
猿猴長壽而面目又似老人,加上長臂善於攀援,因此猿猴在中國古代傳説中還被賦予更為神奇的色彩。最膾炙人口的故事,當屬《吳越春秋》中所記越女和袁公比劍術之事,當對搏三擊之後,袁公飛上樹梢化白猿而去。
而中國古典小説中更為神奇的猿猴,還是小説《西遊記》中那位神通廣大的猴王孫悟空,在書中被喻為“心猿”。他那猿猴頭而身穿人類服裝的有趣造型,今天已是家喻戶曉、老少熟知,並被作為中國畫、年畫以及面塑、剪紙、風箏等民間工藝創作的題材,更是活躍在戲曲舞臺和電影、電視螢幕之中。特別是孫悟空豎起“齊天大聖”的大旗,身披鎧甲大鬧天宮的無畏形象,更被視為中華民族英勇抗暴精神的象徵。
談起行者孫悟空那猴首人裝的藝術造型,則需追溯到明代《西遊記》小説成書以前,至少在隋唐時期,十二辰(十二時)中的“申”像,就已經從寫實的猴子被塑造成猴首人軀身穿袍服的形貌。就是由歷史上唐玄奘西天取經而鋪衍的故事中,出現有隨行的猴行者,《西遊記》也非首創,至少在五代時已經出現。甘肅敦煌榆林窟西夏時期的壁畫,有西行求法高僧禮拜普賢菩薩的畫像,在高僧身後隨有馱經的白馬,白馬旁立有合什禮拜的猴首人身的猴行者。這些猴行者的形貌,正是後來孫悟空藝術造型的前身。
除了猴首人身的神異造型以外,中國古代文物中更多的是寫實的猿猴造型藝術品。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史前的原始陶塑。在湖北天門市石河鎮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小型陶塑動物中,有高度不及5釐米的小陶猿猴。由於形體很小,史前藝術家只塑出它的大輪廓,但是已能掌握猿猴的體質特徵,極為古拙傳神。
歷史進入青銅時代,猿猴造型仍是人們喜愛的藝術形象,常被採用為青銅器的裝飾圖像。山西省聞喜縣出土的青銅刖人守囿輓車的車蓋上,就飾有一隻立體塑的蹲猴。到秦漢時期西南地區的古代滇族文物中,更是常有以猿猴造型為題材的青銅藝術品。雲南石寨山滇族墓中出土的一件圓形鑲嵌飾牌,周緣攀伏著一群鏤空的猿猴,首尾相連,前面的猴把尾巴翹繞到後隨的猿猴頭上,後面的猿猴又用前爪抓住前面猿猴的軀體,雖然猿猴都呈同樣的姿態,但是迴環往復,呈現出頗為強烈的動感。
古人還常利用猿猴舒張長臂的形體特徵,製成具有實用功能的精美工藝品。例如從山東曲阜魯國墓葬發掘中獲得的銀質猿形帶鉤,利用猿猴前伸的長臂,製成帶鉤臂部,臂端的猿爪自然曲握成鉤。以猿猴伸臂作鉤的設計構思,在漢代的文物中有更成功的創作。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發掘中,出土過青銅花形懸猿鉤。在倒垂的四瓣花朵的花芯處,倒懸一猿,猿猴用右臂和右爪上抓花芯,將伸展的左臂下探,左爪呈鉤狀,用以懸物。
但是漢代猿猴造型藝術品中,藝術水準最高的應屬甘肅酒泉漢墓隨葬的動物模型中的木雕猿猴。這些木雕刀法簡練,但形態多變,只雕出形體的大輪廓,不拘泥于細部刻畫,能很好地掌控塊面和陰影的變化,拙稚樸實,神韻十足。
在漢墓中發現的猿猴圖像,除了寫實的以外,也有一些寓意象徵性的作品。例如將猴和馬組合在一起,在畫像石和陶俑中都出現有猿猴騎在馬背的圖像,其寓意為“馬上封侯”,以企望官場升遷。由此看來,申年即猴年也意味著對企望陞官的人是一個好年頭。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