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祿寧委員:吸引臺港澳青年落滬 助力上海國際化建設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1-29 11:35:18 | 來源: 海峽之聲網 |
王祿寧委員25日在政協上海市十二屆四次會議上做《補短板加快上海國際化建設》的報告。(東方網)
未來五年是上海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階段,上海該如何加快國際化建設進程?政協委員王祿寧認為,上海應當“補短板”,不僅要發展“招商引資”,也應該使城市更加宜居,吸引優秀的海內外人才。
王祿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是大陸投資性公司和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集中的城市之一。自17世紀以來,上海就是一個開放性的城市,上海和國際社會有很多經濟接觸,因此上海的經營文化很有特點。在和國際社會長期的交流中,上海的各行各業也形成了主動尊重遵循國際經濟社會活動規律的素養,這是上海作為國際化都市的優勢。此外,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上海始終在發揮領頭羊和排頭兵的作用,已經形成了能夠和國際社會接軌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據統計,截止2014年6月,在滬外資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投資性公司和研發中心數達到了1136家。但根據2015年“上海城市國際形象”徵詢結果顯示,500位常住上海的“境外者”中,“31%的受訪者認為很好,50%認為一般。”受訪者還就信息通訊、空氣和飲用水品質、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直指城市發展“短板”。
因此,王祿寧認為,上海要完成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這“四個中心”的建設目標,真正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就要“補短板”,在吸引境外優秀人才在上海落戶、創業等方面做更多探索。因此,她希望上海以後在政策上能夠更多照顧到來滬就業.、創業的優秀人才,包括優秀的港澳臺青年,為他們在上海生活提供更多保障。王祿寧説,台灣、香港、澳門在某些領域的發展,尤其是和國際接軌方面比大陸經驗更加豐富,因此引入台灣、香港和澳門的優秀人才到上海,一定能為上海的國際化進程助力。(海峽之聲網訊 記者 張笛)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