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祖國是強大後盾:中國海外救援與領保紀實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1-06 09:19:24 | 來源: 人民日報 |
也門撤僑 感動無數網友的一張照片
出過國的中國人大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即便踏上的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打開手機那一刻,一條中文短信總會讓心裏變得更加踏實。這是由中國駐當地使領館發出的短信,一般都有三句話:告訴你使領館24小時求助熱線;提醒你遵守當地法律,注意安全;祝你在當地生活愉快。
2014年,中國內地居民出境遊突破1億人次,成為海外最大的流動群體。超過2萬家中資企業在境外註冊,累計派出勞務人員近700萬人次,500多萬中國同胞在海外定居,170多萬人留學海外……
如何維護這麼多中國人、這麼多中國機構在海外的利益,如何保護他們的安全?
“要切實維護我國海外利益,不斷提高保障能力和水準,加強保護力度。”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2014年11月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為領事保護工作指明方向。
近年來,中國一次次書寫波瀾壯闊的海外救援篇章,一次次贏得世人的羨慕和尊敬,一次次交出令人滿意的領事保護答卷。
撤離戰區,國家行動果斷開啟
放眼當今世界,一些地區仍不太平,戰爭、衝突、恐怖主義襲擊等頻繁威脅我在海外人員和機構安全。
2015年11月,習近平主席就3名我國公民在馬裡人質劫持事件中遇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加大投入和保障,加強境外安全保護工作,確保我國公民和機構安全。
親切關懷,精細部署,果斷行動。
一張照片,一生回憶:一名海軍女戰士牽著一個小姑娘準備登上軍艦,小姑娘手裏拿著一瓶水,一臉幸福。網友給照片配了解説詞:“別害怕,姐姐帶你回家。”
2015年3月下旬,習近平主席下令護航編隊執行撤僑任務,3艘中國軍艦立即奔赴也門,從戰火中撤出613名中國公民,這個小姑娘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們會很自豪、很慶倖自己是中國人。祖國強大,是我們公民人身安全和利益的強大後盾。”海軍司令部作戰部副部長梁陽這樣説。
危險四伏,中國軍人臨危不亂。4月2日15時許,軍艦停靠的亞丁港老城陷入激戰,坦克的轟鳴聲就在耳畔,碼頭上的吊塔遭到機槍掃射,武裝人員乘快艇頻頻駛過。一聲令下,軍艦進入一級戰鬥部署,備便艦載武器系統,布設重機槍手和狙擊手……現場指揮員立即搜索警戒範圍,對碼頭上還沒來得及上艦的人員進行貼身護衛,其餘人員迅速上艦,在確保僑民安全的前提下強行出航,迅速離開碼頭。
在數十個小時的曆險後,很多人“看到軍艦駛來就哭了”;還有人抵達祖國後感慨,“有一種難以述説的感動”……時任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黃屏借用媒體的一句話説:“中國護照含金量不僅在於免簽多少個國家,還在於碰到麻煩與危險的時候,祖國帶你回家!”
戰爭的硝煙,死亡的邊緣,祖國的召喚,喜悅的淚花……這樣的場景,多麼似曾相識。
時鐘撥回到2011年2月23日夜晚,北非的冷風卷著沙子,掃過埃及與利比亞交界薩盧姆口岸乾枯的灌木叢,掃過蜷縮著身體躺在路上的各國難民,掃過一雙雙興奮等待的中國外交官和記者的眼睛。這一晚,372名中國公民乘坐大巴撤出利比亞戰區。
大巴車上,有人哭了,回想著幾個小時前還在死神的眼皮底下,他百感交集;大巴車上,有人睡了,經過連續幾天不知疲憊的逃亡,他終於放下了吊在嗓子眼兒裏的心;大巴車上,一位中國外交官終於舒心地露出微笑——為了幫助上百名丟失護照的中國公民入境埃及,他前後不知費了多少口舌,跑了多少腿……目送大巴車啟程的埃及朋友嘖嘖讚嘆:只有中國政府一個不剩地把在利人員全程接出戰區,接回祖國。
這些數字,足以勾勒出撤離行動的恢弘壯闊——只用了不到10天,中國派出91架次民航包機、12架次軍機、5艘貨輪、1艘軍艦,租用35架次外國包機、11艘次外籍郵輪和100余班次客車,35860名中國公民撤離利比亞……
這些數字背後,有多個銘記史冊的“中國第一次”——第一次大規模有組織撤離海外人員,第一次海陸空聯動,第一次派出軍艦與軍機參與撤離,第一次動員眾多友好國家協助行動……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網站的文章説,中國用行動明確表示不會容忍任何中國工人遇到危險。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評論説,如此規模和氣派的撤離行動,也只有強大起來的中國才能做得到。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利比亞撤離行動標誌著一個意義深遠的變遷,中國有能力保護其遠離祖國的公民,表明中國有能力採取全球行動。
從時局動蕩的中非共和國,到深陷亂局的埃及,從戰火紛飛的伊拉克,到遭受襲擊的肯尼亞……哪有危險,中國外交官就衝向哪;哪有需要,中國外交官就出現在哪。
2006年以來,我國組織實施撤離我海外公民行動十余次,涉及6萬多名同胞。處理涉我境外公民遭綁架、襲擊案件數百起,涉及我公民千余人。戰爭的焦土上,留下了許許多多中國領事保護人員的身影,他們踐行著“以人為本、外交為民”的理念,為更多中國人行走世界保駕護航,注足底氣。
面對災難,領事保護守望相伴
災難,總是突然降臨,猝不及防。應急處置,是對領事保護能力的考驗,更是對國家實力的檢驗。保護海外同胞,祖國不會缺席。
2013年7月6日,韓亞航空公司的航班在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降落時失事滑出跑道,燃起熊熊大火。機上141位同胞是否平安?祖國人民分外掛念。
習近平總書記對墜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十分關心,對事故中不幸遇難的中國公民表示哀悼,對遇難中國公民家屬和受傷、倖存中國公民及其他乘客表示慰問。外交部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駐舊金山總領館、駐韓國大使館遵照習近平的指示,迅速行動起來,啟動應急機制,成立應急工作小組,全力投入事故處置工作。
在客機殘骸升騰的火焰中,在救護車、消防車的轟鳴中,中國外交官奔赴現場。在獨立日假期寂靜的街頭,中國外交官不分晝夜,在總領館、酒店和當地8家醫院間奔波。一些部門和機構因安全等原因拒絕入內、乘客分佈範圍廣、語言溝通不暢、手機遺落聯繫不便……面對重重困難,他們堅持不放棄,直到成功。
一聲“祖國派我們過來”,讓很多人熱淚盈眶。空難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見證了“生命至上”的堅定信念。
而就在那一年的4月15日,爆炸震顫著美國波士頓馬拉松比賽的終點,震動著世界,也牽動著億萬中國人的心——1名中國留學生不幸遇難,另有一名留學生身負重傷。
習近平主席十分關心,作出重要指示。外交部和中國駐美國使館、駐紐約總領館迅速投入遇難學生善後和受傷學生救治工作。焚膏繼晷,披星戴月,中國外交官們飛馳在美國的城市之間。然而,就在領事保護工作艱難有序展開之際,波士頓發生槍戰,機場關閉,公共交通取消,整個地區300多萬人都待在了家中。
使命,讓腳步從不停歇。在與美國警方溝通後,中國外交官獨自驅車行駛在波士頓空蕩蕩的大街上。一位外交官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心有餘悸,“路上沒人也沒車,感覺不是痛快,而是恐怖”。
千頭萬緒的工作,有條不紊地落實。探望傷者,案發現場取證,安排遇難者家屬赴美,新聞發佈,舉行追悼會……揪心的痛,傷心的淚,生命的脆弱,相助的堅韌,溫暖的力量。
從9名香港遊客在埃及熱氣球墜毀事件中遇難,到俄羅斯伊爾庫茨克中俄合資木材企業火災,再到迦納大規模抓扣我涉嫌非法採金人員……2006年以來,中國受理各類領保救助案件30余萬起,涉及中國公民數百萬人。同胞們走到哪,領事保護服務就跟到哪。不論多遠,祖國,都在身邊。
患難與共,友好故事譜寫新篇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芮氏8.1級強烈地震,“世界之巔”“眾神之國”,殘垣斷壁,遍野哀鴻。在尼中國遊客、中國工人、中國登山者的狀況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
起初,前方情況緊急,大量人員失聯,同時信息溝通不暢,前方使領館缺乏有效人員信息。於是,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12308熱線成了重要線索來源。“他們的位置、他們的安全狀況、他們的考慮,我們第一時間了解匯總,並通報我駐尼泊爾使館,請其協調尼泊爾政府當局實施救援。”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領事保護中心主任翟雷鳴告訴記者。
在信息的指引下,52架次飛機安全接回滯留在加德滿都機場的5685名中國公民,三峽集團250余名工人被中國軍隊救出……其間,12308熱線共接到涉及地震的求助電話408個,涉及2209名中國公民,包括17位港澳臺同胞,為救援行動的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2014年9月2日開通至2015年12月,12308熱線總共接到來電11萬餘個,人工坐席接聽4萬餘個,累計受理案件近1.4萬起,為海外遊子與祖國親人之間架起了一條全天候、零時差、無障礙的綠色通道。
感人至深,患難中的真情。地震發生後,中國政府在國內同樣遭受地震災害損失、大量人員仍滯留尼泊爾的情況下,向尼泊爾震區派出多個救援隊、醫療隊、防化洗消隊,並援助大量物資;在加德滿都開餐館的中國人楊建國,同時向中國遊客和尼泊爾居民免費供餐,成為中尼兩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參與者、見證者。
在2016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將永遠向世界敞開懷抱,也將盡己所能向面臨困境的人們伸出援手,讓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世界看到,中國在歷次海外救援行動中,除了中國公民,也盡最大可能對其他國家公民施以援手。從利比亞協助撤出來自12個國家的約2100名外籍公民;從也門協助撤出來自15個國家的共279名外國公民;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在亞丁灣、索馬裡海域執行護航任務,接護、營救、解救的船舶中超過一半來自外國……一次次患難見真情的援助,體現了中國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具體呈現。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友好國家為中國的救援行動提供了巨大支持。利比亞撤離期間,突尼斯、埃及、希臘和馬爾他等國為中國公民撤出敞開大門;也門撤離期間,也門政府一路放行,也門民眾給予真情幫助,巴基斯坦艦隊更誓言“只要中國留學生不到,我們的軍艦就不離港”;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韓亞航班失事之後,美國政府和民眾給予中國遇難者、受傷者大力幫助……
中國為何有這麼大的“朋友圈”?
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埃方院長阿裏·阿勒—扎伊特的話能夠説明一二:“得道多助。中國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處處展現出聰明、勤勞、善良、友好和樂觀等優秀品質,中國政府在國際外交場合也一貫秉承和平共處、互惠互利等原則,使其‘友好夥伴’形象深入人心。因此,無論是對於國家形象還是具體個人,人們都把中國看作是一個可以充分信任、並且十分願意與之合作的朋友和夥伴。”
奉獻光榮,共同築就領保長城
海外救援,領事保護,中國外交官的感人故事數不勝數。浸潤其中的,既有在重大行動中的果敢豪情,又有在提供日常領事協助時的默默奉獻。
2011年,陣陣槍聲中,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緊鎖的大門慢慢敞開,時任參贊王旭宏和館員華昱清穿戴好防彈裝備,駕車駛入還在激戰的街道。這一天,被困在的黎波裏酒店裏的幾位中國記者獲釋,使館接他們回家。路上沒有車,只有頻頻跑過的武裝分子和漫天流彈。“我們邊走邊看,當確保一段路安全後,就踩足油門衝過去……”
2012年,隆隆炮聲中,千年古城大馬士革迎來了又一天的晨曦。面對美國空襲的威脅,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館組織在敘中方人員有序撤離。時任中國駐敘利亞大使張迅的椅背上,還挂著那件防彈衣。他鎮靜地安排其他館員撤離,但自己堅持留下,隨時準備接應在敘利亞僅剩的20個中國人。“我會陪同最後一個中國公民離開邊境。”
2015年,中國軍艦上,撤離的僑民開心享用幾菜一湯的美食,水兵們卻在吃鹹菜罐頭。為了讓飽受驚嚇的中外僑民感受家的溫暖,艦上官兵把珍貴的綠色蔬菜和水果都拿了出來,9名炊事班的同志連續工作了14個小時。“如果能為這些僑民提供安全保障,吃鹹菜,我們海軍官兵光榮、驕傲!”
一位長期在領事保護中心工作的外交官,講過這樣一段話:“看著父母漸漸老去卻不能在身邊盡孝,看著妻子年年期盼相伴卻年年失望,看著孩子逐漸長大,卻在你伸出手時倍感陌生地哭泣,有時候會揪心地疼……但我對家庭的虧欠沒有白費,他們的兒子、她的丈夫、他的父親,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
正是他們,共同築就了中國領事保護、海外救援的萬里長城。
2013年,我駐外機構受理領事保護和協助案件4萬餘起,涉及5.5萬餘名中國公民。
2014年,我受理領事保護和協助案件近6萬起,為7萬餘名海外中國公民提供了領事保護和協助。
自2008年12月26日至2015年12月25日,中國共派出66艘次艦艇、1萬多名官兵執行亞丁灣、索馬裡海域護航任務,完成903批6102艘船舶護航任務……
面對這樣的成績單,我們驕傲,我們自信。
回想19世紀,華工被“賣豬仔”,運往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回想1905年,陳天華在日本東京大森海灣投海自殺,抗議日本頒布的“取締清國留日學生規則”;回想一戰期間,十多萬中國勞工猶如“工蟻”,在歐洲出生入死,卻飽受歧視和欺淩……滄海桑田的巨變再次證明——唯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才是人民幸福的來源,尊嚴的保障,安全的港灣。就像法國作家雨果所説,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麵包,但我們的生活也不能沒有祖國。
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有超過1.5億人次內地居民出境。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中國走出去的步伐將越來越快。高高興興地走出去,平平安安地回家來——這是親人的期待,也是祖國帶給我們的信念。
新聞推薦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
- “兩岸一家親 歡喜過大年”在津臺胞新春聯誼活動在天津寧河舉辦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