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會頒給一個音樂人?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10-14 11:21:36 | 來源: 海外網 |
鮑勃·迪倫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于北京時間10月13日19時揭曉,出人意料的是,最終的獲獎者是以民謠歌手出名的美國人鮑勃·迪倫。隨著結果公佈,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繼續陪跑,公佈之前一度熱傳的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也最終無緣諾獎。
這一獲獎結果公佈之後引起廣泛爭議,畢竟,鮑勃·迪倫並非此前盛傳的獲獎熱門人選。雖然諾貝爾文學獎經常爆出冷門,輿論熱炒的人物並非都能最終獲獎,比如村上春樹連續多年領跑獲獎賠率第一,至今仍未染指該獎項。畢竟世界文壇有資格獲得諾獎的人物有數百人,而真正能最終獲獎的只有一個,很多優秀的作家如卡爾維諾、博爾赫斯、納博科夫、米蘭·昆德拉、托馬斯·品欽等都未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最終能獲獎的人物也往往會引起爭議,2015年的獲獎者白俄羅斯女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以報告文學寫作為主,當時就被認為是“創造了一個將在全世界得到迴響的文學門類”。
不過,此次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真正讓大家震驚的,不是所謂的非熱門人選,而在於鮑勃·迪倫更多以音樂人(作曲家)的身份知名,在很多人心目中,他並非以小説、詩歌等傳統文學形式創作而聞名的作家。
當然,鮑勃·迪倫絕對稱得上是樂壇上教科書式的人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鮑勃·迪倫與他的搖滾樂風靡世界,《在風中飄蕩》、《像一塊滾動的石頭》等歌曲至今仍廣為傳唱。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處在一個混亂的年代,肯尼迪總統遇刺、反越戰運動、女權運動、馬丁·路德·金領導的黑人運動、嬉皮士運動、性解放運動等等,各種思潮主張在美國盛行。而與此同時,這也是一個文化繁盛的時期,“垮掉的一代”為代表的文學作品,後現代主義藝術,以貓王、披頭士樂隊、滾石樂隊等為代表的搖滾樂。鮑勃·迪倫就是在這一時期以搖滾音樂知名的,1962年他推出處女同名專輯《鮑勃·迪倫》。與在美國引起“英倫入侵”風暴的披頭士樂隊不同,鮑勃·迪倫在自己的音樂作品中添加了更多自己對社會的思考,早期具有明顯的抗議民謠風格,與時代的距離更加貼近。因此,鮑勃·迪倫被視為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的代言人,也被廣泛認為是當時美國新興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人(儘管他本人否認這一點)。
這一次鮑勃·迪倫之所以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在其音樂中融入的思考。正如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給出的頒獎理由所説的,“鮑勃·迪倫為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帶來了全新的詩意表達方式。”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美國的知識界就開始注意到鮑勃·迪倫作品中的文學價值,甚至有批評家將其稱為弗羅斯特之後最偉大的詩人。1976年,美國前總統卡特就曾經在總統競選中大量引用鮑勃·迪倫的詩句,並讚賞其為“偉大的美國詩人”。1990年1月,法蘭西文學院就曾經向鮑勃·迪倫頒發“文學藝術傑出成就獎”。1996年與2006年也曾經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在作品內容上,鮑勃·迪倫緊扣時代主題,通過自己的思考,對社會進行猛烈的批判,這與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馬裡奧·略薩提出的“文學是一團火”的文學主張不謀而和。《滾石》雜誌評論稱“鮑勃·迪倫的音樂彷彿在暗喻我們的生活,豐富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隨時自省隱秘內心和生活現狀,增強我們的認知能力,引導我們朝著懵懂未知的方向前進”。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即便是音樂人的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當之無愧。
正如瑞典科學院常任秘書薩拉·丹尼斯在回答鮑勃·迪倫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文學作家,此次獲獎是否就意味著文學範圍的擴大時稱,“如果我們回首歷史,就會發現5000年前的時候,荷馬和薩福也寫下本應配合音樂吟唱的詩作,我們現在依然在閱讀欣賞荷馬與薩福的著作,鮑勃·迪倫也是如此。”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時代在變化,載體也在變化,中國人常説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説不就是很好的據證嗎?我們大可以更加包容的心態去看待這一次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及他的“音樂范兒文學”。(文/李鵬宇)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