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太空實驗將進行 獲邀赴酒泉參觀神舟十一號發射

圖片默認標題

網絡資料圖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本月中旬升空,航天員將在“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內完成三組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太空實驗。13日,三組設計團隊的校方證實,學生已受邀于本月15日至19日前往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參觀發射。

 

在去年的“香港中學生太空搭載實驗方案設計比賽”上,香港順德聯誼總會翁佑中學五名中六生,以“微重力狀態下製作多用途的聚合物有孔薄膜”項目最終奪冠。

 

該項目隨後與另兩項獲獎作品——“太空養蠶”和“雙擺實驗”共同被選定由“天宮二號”帶上太空試驗。

 

回首作品設計及參賽過程,翁佑中學的5位同學均直言挫折不斷。

 

2014年12月,一同修讀化學科的中六生勞莉欣、陳翠珊、蔡欣澄、何奕龍和區鈞堯組隊參賽。

 

他們的指導老師崔婉琪表示,為保障航天員的安全,有很多物質都不能帶上太空,包括同學當初所用含有揮發性氣味的丙酮,“但沒有(丙酮)就幾乎完全不能做實驗”。學生們隨後花不少心思和時間另辟蹊徑,最終找到合適的材料取代。

 

5位同學表示,整個比賽過程雖然辛苦,但十分樂在其中,特別感謝老師與家人的支持,令他們能夠順利排除萬難,勝出比賽。比賽過程中,他們的收穫也頗多,不僅學會了時間分配,也增強了合作精神。

 

據介紹,5位同學及指導老師將會于10月15日至10月19日前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參觀,除與航天工程人員面對面交流外,更有機會親眼目睹神舟十一號升空的激動時刻。另外兩個香港實驗項目設計團隊的校方也證實,已受邀于同期前往酒泉參觀。

 

對於自己的作品能上太空,翁佑中學的5名同學均表示十分榮幸與高興。

 

他們除了寄望實驗品可在無重力狀態下的太空造出透氣不透水的聚合物有孔薄膜外,更希望未來可進一步研發成透氣但不透水的人造皮膚和透析膜,用在藥物釋放系統、治療皮膚創傷等醫學領域。(中新社香港電 記者 邢一 趙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