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母親”譚杏
編輯: 章文君 | 時間: 2016-12-17 09:04:19 | 來源: 海峽飛虹 |
楊東一家合影,中間手抱嬰兒者為譚杏
譚杏,原名譚兆嫦,中山南朗崖口村人。1915年,與翠亨村民楊東結婚,婚後育有楊日松、楊日韶、楊日璋、楊日增、楊日昕、楊日芳六個子女。抗日戰爭期間,譚杏做出突出的貢獻。1941年,中共南番中心縣縣委委員謝立全在楊伯母家養病,她日夜操勞煎藥做飯,費盡心血避過敵人的耳目。在楊伯母的精心照料下,謝立全的身體很快就康復了。
1942年春,楊伯母從大兒子日韶的來信中知道率先進入中山五桂山區建立革命根據地的遊擊隊員們缺醫少糧時,即把家中僅存的兩石谷碾成米,帶著女兒楊日芳,把米送到翠亨附近的石門村接濟部隊。在部隊生活極度困難之時,她又毅然把自己大半生的積蓄和一批穀子,全部獻給了部隊。甚至連自己結婚時的金首飾也賤價變賣了,換來穀子送給部隊。她還回娘家借來金首飾,動員自己的大嫂把賣豬得來的錢借給自己去接濟部隊,最後連祖輩留下來的兩畝薄田也賣掉了。
1945年,日本法西斯為了作垂死掙扎,大量增兵中山,對五桂山區和九區平原發動大規模的掃蕩之後,佔據了五桂山區的一些鄉村。但楊伯母沒有被嚇倒,她串連廖嫂、賀嬸、蕭伯母等革命群眾,保護留在中山堅持鬥爭的領導同志,為部隊收藏槍支彈藥。譚杏被遊擊隊員們親切地稱為楊伯母。
譚杏和丈夫楊東積極支持六個子女參加了抗日,兒子楊日璋、楊日韶先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大兒子楊日韶犧牲了,楊伯母把大女兒日松送到中山人民抗日遊擊隊當交通員,繼承弟弟未竟的事業;二兒子楊日璋犧牲了,她又把兩個女兒日增和日芳以及最小的兒子日昕送到部隊。楊伯母一家的革命事跡在當時的中山人民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戰鬥在中山的指戰員和戰士中無人不知,在中山以至珠三角地區都起了表率作用,帶動周圍的人們積極投身抗日,為中山的抗日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轉自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欄目簡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海峽飛虹中文網攜手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特別策劃推出《聲音檔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的日子,我們梳理中山先生親歷的歷史事件,為您講述民國的史事與人物,緬懷中山先生的歷史功勳。孫中山先生曾説過: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