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陸看台灣】你知道台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12-26 09:58:52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台灣》
台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
“ㄅㄆㄇㄈ”很多大陸朋友以為是日文字,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中文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全都都有對應的。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
“ㄅㄆㄇㄈ”是1918年就制定了的,但中文拼音則是1958年才制定的。現在八零九零後的朋友當然莫明其妙,但五零前的長輩們肯定會發出會心的微笑。電視劇《南下南下》,赫然就發現某個場景的墻壁上正貼著熟悉的“ㄅㄆㄇㄈ”!這證明這個劇組真的很考究,每個細節都有注意到。
注音符號一共有37個,分別是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還有分五種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和輕聲。
例如斷崖的“崖”,注音就會是“ㄧㄞˊ”。大陸喜歡橫著寫,在台灣都只會豎著寫,也就是上面是“ㄧ”,下面是“ㄞ”,然後在右邊偏中間注個“ˊ”,表示這是四聲。如果是中文拼音的話,就是注成ya。
至於哪一種拼音方式更好用,就青菜豆腐各有所愛了,大陸肯定覺得經過改良的好,但台灣也認為謹遵古法的才實用。我自己呢,從小受注音符號的荼毒深了,自然還是注音符號用得順手,要改也改不過來。不過,我聽説很多台灣老鄉來了大陸,只要下點工夫就能記住英文字母和注音符號的對應,立馬就用得順風順水。相形之下,大陸朋友要會用注音符號就困難多了,感覺好像要他們學外國字母似的。
我小時候學注音符號,光是背那37個符號就不知道挨多少個手心。大概是小學一年級就要開始學,然後整個小學六年之間,都會考你“注音符號”,簡直就是無時無刻不被它的陰影所籠罩。就算學了這麼久,我至今還是ㄣㄥ不分(也就是en和enɡ)。
台灣除了注音符號之外,如今也用字母拼音了,一共有兩種拼音方式。一種就是大陸的“中文拼音”,一種是台灣人自己發明的“通用拼音”(也就是“羅馬拼音”)。馬英九上任之後,力倡“中文拼音”,主要體現地標地名上,例如以前“新店”拼做“Sindian”,但是現在就會拼成“Xindian”。不過小學生學語文,用的還是“注音符號”。學閩南語時,才會用“通用拼音”──是的,現在規定每個小學生都要學閩南語。
你看看,做台灣人多麻煩,一套注音符號還不夠,又要學中文拼音,又要學通用拼音。普通話學完又要學閩南語……
就像大陸的年輕人喜歡把拼音簡寫,例如,牛逼就是NB。台灣的小年輕也愛把注音符號簡寫,這是因為網絡太流行的緣故,很多字會讀卻不會寫,於是直接用注音的;或者為了求快,乾脆打注音。這有個説法,叫“注音文”,例如“你看得懂這句話嗎”,翻成“注音文”就是──“你看ㄉ懂這句話ㄇ”。白癡他們可以寫成“ㄅㄔ”、流氓就是“ㄌㄇ”,就算仔細閱讀上下文,可能還猜不出注音背後的含意。
我想,外國人已經覺得中文很難學了,今天又殺出了個注音文來。他們肯定認為中文和外星文一樣困難吧?(到尾)
【作者簡介】
到尾,70後的川籍台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台灣》和《台灣的臺》。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