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香港武館之四:都市人為何還要學功夫?

每週一的晚上,在灣仔碼頭附近一個體育館的2號壁球室,是楊玩兒的咏春拳授課時分。楊玩兒是公司文員,曾獲跆拳道全港冠軍,也是所屬的咏春武館梁挺館兩位女性教練之一。在她的班上,十多個學員穿著黑色的武館制服,正互相過招。

 

在咏春班隔壁,是一個泰拳班,學員們帶著手套訓練著。手套是競技需要,而傳統的中國功夫是不需要手套的。

 

香港素有教習功夫的傳統,上世紀四十年代大批來自廣東的武師在香港定居開班授徒,這其中有黃飛鴻的妻子莫桂蘭。莫桂蘭來港後在筲箕灣開設武館繼續教授洪拳,小時身體不好的李燦窩便拜入門下成為傳統洪拳的傳人。除了增強體魄,在五六十年代,功夫也是自衛的需要。

 

功夫的興盛伴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七十年代,李小龍的功夫片風靡世界,功夫電影的魅力也讓港産片火遍兩岸三地,以黃飛鴻為題材的電影甚至拍攝了上百部。

 

這一時期許多年輕人受到功夫電影的吸引開始學習傳統武術,咏春梁挺館全職教練曾浩斌的偶像就是李小龍。從小學習跆拳道的他,在達到跆拳道黑段後,轉學傳統的中國武術。

 

然而隨著香港經濟發展,法制的不斷完善,社會糾紛不再是帶有黑色意味的拳腳相對,而是有了警察和法律的約束。2015年《經濟學人》雜誌發佈報告《2015年安全城市索引》中,香港位列全球最安全城市第11位,功夫的防衛功能,也已多年不再為普通市民所重視。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忙於“搵錢”的香港人,對功夫的回憶主要存在於武俠電影中。電影《葉問》和《一代宗師》的上映,讓咏春武館的報名人數在電影火爆時增長,然而電影熱度過後,武館又一切如常。

 

如果説過去是防身需要,是電影風潮,那麼現在為什麼還要學功夫呢?

 

相對於跆拳道和泰拳來説,咏春拳強調借力和卸力,對於學習者的身形體重沒有過多的要求,也沒有過多的跳躍。楊玩兒教練認為:“咏春拳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人來學。”

 

曾浩斌教練的師公梁挺是咏春拳宗師葉問的徒孫,他也認同咏春拳的普適性。“葉問本身不高,卻可以打敗比自己身形更龐大的對手。有些女性來學習咏春拳,則是為了‘防色狼’。”

 

強身健體,是咏春拳吸引白領的重要原因。30歲的張小姐是曾浩斌班上的學生,從事IT行業的她剛剛學習咏春拳三個月。她説,辦公室的久坐讓她萌生學習功夫來鍛鍊身體的念頭。然而功夫的學習也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同班中有學習功夫數年的高手,至少要學習一年以上才能與他們正式練手過招。

 

“所以有些年輕人可能會選擇泰拳,因為泰拳上手較猛,能迅速看到效果。”精武會的教練馮銳堅這樣對比傳統中國功夫和泰拳。

 

興趣所致,個人學習功夫不再是由於“傳承傳統文化”的宏大理想,而是一種工作學習之餘的生活方式。“在香港,女孩子們都去學舞蹈,很少會來學功夫。”這是楊玩兒的看法,然而她自己卻很癡迷傳統的武術:“我身邊的人都看過我的表演,就算平常吃飯時,我也會給他們介紹功夫。”

 

作為曾浩斌教練的學生,16歲的高中生李同學也酷愛功夫,雖然年齡在咏春班級中最輕,但他卻已是學習了三年的資深武者。他在高中也創辦了自己的功夫社團,將咏春功夫帶進了中學。

 

功夫在香港重要的分支是舞龍舞獅。夏國璋龍獅團的總經理歐陽秀明介紹,獅團在醒獅表演之餘也開辦了醒獅學習班,“有父母會送小孩子來學習醒獅,培養合作精神,感受傳統文化,也有公司會在年會時排演舞獅助興。”她説,功夫在當下早已退去電影中除惡揚善、英勇大義、路見不平的戲劇性,轉為走入了尋常的生活裏。(完)作者 陳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