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保”開源有方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簡稱“醫改”)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圍繞如何推進醫改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息。這方面,台灣的前車之鑒值得參考。

 

台灣的醫藥衛生體制又名健保,即“全民健康保險”,覆蓋率超過99%,健保醫院也超過90%。台灣健保總體保費低廉,公務人員、私企員工、農漁民更只須交正常保費的三成,低收入戶的保費全由“健保局”支付。“健保法”還規定了完備的管理、救助條款,實施全過程基本能做到有章可查,有法可依。

 

然而,台灣健保的發展過程並非一帆風順。1998年,台灣當局啟動“全民健保”僅僅3年後,台灣健保體系就開始出現財務缺口,2010年虧空更高達397億元新台幣(1元人民幣約合5.1新台幣)。由於當時台灣健保財務以自給自足、隨收隨付為原則,財源大部分來自保費、保費滯納金、公益彩券盈餘和煙品福利捐款等,不足以彌補資金缺口,台灣健保一度瀕臨破産。

 

為擺脫困境,台灣衛生主管部門首先通過改革保費制度“開源”。台灣衛生主管部門從2002年起,頂住輿論壓力,三度上調保費,暫時緩解了財政壓力,為升級版健保出臺留出餘地。2013年起,“二代健保”投入運行。“二代健保”最主要的改變是改“按人頭繳費”為“能者多付”,即將以往沒有列入投保金額計算的高額獎金、兼職所得、股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收入等項目,全部列為“補充保險費”的計費基礎,收入越高,繳納“補充保險費”越多。

 

“二代健保”有關保險費率調整的規定也較建立初期更加細化。截至2015年6月,台灣健保累計收支結余為1968億元新台幣。依台灣“健保法”規定,當結余達到一定數額,可考慮調整費率。因此,2016年伊始,台灣健保費再度調整,但這次不是調高,而是由4.91%調降為4.69%。財務狀況良好時適度下調保費,有效地緩解了此前因保費上漲帶來的輿論壓力。

 

然而相比“開源”,台灣衛生主管部門對“節流”似乎重視不夠,健保多個環節的管理均有疏漏,導致成本不斷上升。健保體系建立後,為獲得高額健保支付,一些藥商抬高藥價,一些醫院對患者過度治療,此類弊案時常見諸報道,患者小病大看、取藥不服的現象也很常見。台灣將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彼時醫療負擔將更加沉重。如果管理不善,讓藥商、醫院鑽法條的空子,任醫療資源被浪費,提高多少保費恐怕也不能保證健保的收支平衡與品質。儘管管理者、專業人士、社會公眾明白這個道理,但從操作層面看,控制內部成本的好辦法目前還沒找到。(陳曉星)